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臺灣由於降雨豐沛及地形陡峻,土壤沖蝕、土石流、崩塌及地滑等坡地土砂災害頻繁發生。本研究選取全臺不同區域共9個崩塌地進行試驗,透過實地土壤取樣並分析其物理化學性質,以期瞭解崩塌地與鄰近森林地之土壤差異,進而探討崩塌地的土壤恢復狀況,及養分與水資源涵養之能力。結果顯示,不同種類之植生與土地利用主導了土壤的各項性質差異,進而使其水資源涵養能力產生變化。綜以各區而言,北部崩塌地(蘇樂、砂崙仔及大溪事業區)之表土入滲總水量相對較高,而南部(藤枝林道)相對較低,中部(鶴山廟、食水坑、十八股\瀨頭)及東部(大鳥部落)則介於其中。北高南低的趨勢除了因各區土壤有機質含量差異外,亦與其土壤質地組成相關。整體而言,若崩塌地的植生恢復良好,則其孔隙率、水分係數及體積含水率等皆與鄰近森林地無顯著差異,惟化學性質部分差異較大;僅蘇樂地區恢復狀況較為良好,土壤有機質及CEC皆較鄰近之森林地高,而在不同土地利用及復育樹種差異上,亦顯著影響土壤化學性質。然而觀察各區域崩塌地之表土入滲最高水量,可發現皆存在崩塌地測值變異較非崩塌地高的情況,顯示崩塌地的土壤均質性仍較非崩塌地為低,要持續多久方能恢復,仍有待未來長期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