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南2011年气象干旱形成与分布特征

来源 :2011年干旱灾害监测预警评估专题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黔西南2011年1~7月气象干旱逐渐形成,全州平均降雨量为483.3mm,与标准30年比较偏少43%,为近50年来最低值.主汛期天气过程连续少雨,气象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对水文、水利、经济社会构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以为农业服务为重点,通过4个定点观测地表浅层10cm~50cm土壤含水量,全州得出1~4月无干旱;5~7月发生了农业干旱.气象干旱酝酿形成自年初低温、多雨、凝冻天气开始,土壤含水量100%;3月15日州内大部地区降雪,倒春寒偏重发生;5~6月气温快速升高,降水总量偏少,雨季推迟,天气过程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呈现出多数县偏旱,个别县、或乡镇区域性偏涝;出现了"6.06"望谟特大暴雨山洪灾害.7月全州平均降雨量61.2mm,与常年平均值比较偏少了75%,形成严重的伏旱灾害.黔西南州气象局7月中旬制作专题决策服务材料,下旬建议州政府启动气象干旱应急预案,气象服务主动及时,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黔西南为特大旱灾一斑点.
其他文献
本研究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西北黑垆土在不同施磷肥条件下土壤磷素的空间分布状况,并且模拟其磷素淋溶阈值.结果表明:随施磷量的增加,全磷、速效磷含量在耕层土壤中
为探索不同植被类型对小流域土壤结构与水分入渗的影响,以桐柏大别山区江子河小流域为对象,运用土壤分形学原理与方法,研究了5种植被类型的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和水分入渗
利用网袋法模拟田间还田方式,在480d内对不同长度玉米、大豆秸秆的养分释放状况进行了监测,以明确不同长度秸秆生物量分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长度秸秆均表现为前期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滴灌施肥方式下几种不同肥料品种和用量对香蕉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方式下不同氮肥品种和用量与农户传统管理相比,单株香蕉产量和成产株数比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石英砂分根施用有机磷和无机磷的盆栽试验,研究低磷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Glomous mosseae, GM)与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BJ)不同接种方式对大豆(
  贵州黔西南兴义市,2011年5月起发生气象干旱,截止8月31日统计,123天降雨量343.6mm,1971~2000年同期平均降雨量995.9mm,偏少66%,为近50年来最低值(538.3mm/1963年);气象干旱
"稻田综合种养"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利器,既可实现绿色生产,又可显著增加稻农收入."稻田综合种养"倒逼水稻与水产生产过程不施农药少施化肥,一水两用与一田两产驱动资源节约
  本文依据宁夏全区19个县、地(市)级气象站1951~2000年春季各月(3~5月)降水量资料,利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Z指数和旱灾指数作为干旱灾害的指标,建立了春季旱灾序列,在此基础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区域气候异常尤其是区域干旱频率、强度、地点等出现新的特征.2009、2010年秋冬春持续干旱,2011年春夏长江流域旱涝急转等气候异常现象影响巨大.本文
近年来长江中游玉米面积发展较快,该区域面临着种植结构合理调整问题,关系到玉米生产及其它作物的合理发展.因此本研究于2013~2014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设置了春玉米-晚稻、双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