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大型三角洲油藏富集规律及勘探技术

来源 :21世纪中国油气勘探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地区发育大型三角洲沉积体,其中长6期以三角洲分流河道、河口坝沉积为主,主砂体厚度大于15m,砂体纵向可对比追踪,平面上复合连片.储层由于次生浊沸石溶解形成低渗透背景上存在相对高渗区.形成的三角洲油藏具有含油显示普遍、工业产层多、油气资源丰富的特点.具备形成大型油田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石油勘探成果、地质深化认识及勘探技术的总结,阐述了探明12亿t规模石油地质储量的基础及勘探技术保证.
其他文献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2008年1月中下旬影响周口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结果表明,中高纬度欧亚地区大气环流经向度加大,不断有冷空气扩散南下:南支槽活跃,使孟加拉湾的暖湿空气不断向北输送.因此冷暖空气在周口多次交汇是形成本次灾害性天气的主要因素.另外对预报预警气象服务进行了总结.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水情遥测系统是我国最大的水情遥测系统,它为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等多项综合效益,提供着实时、准确的水、雨情信息和强有力的决策支持,同时在我国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和同时间的探空、地面资料对发生在河南省的一次雨淞和二次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及物理量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三次过程都有冷空气、水汽条件及弱的上升运动配合;逆温层上部的西南气流迭加在下部的偏北气流上,加大了垂直切变,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是三次过程温湿风场共有的特性:湿位涡的斜压项MPV2在这三次过程中的作用要大于MPV1.但雨淞和暴雪天气
本文结合十堰山区农村实际,深刻分析了气象灾害的成因,阐述了气象灾害的持征,尤其是对当地影响较大的暴雨、干旱、冰雹、雷电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和危害.本文提出要从增强山区农村防灾减灾意识、努力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普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发挥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中主力军作用、加强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生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和分级响应机制、组织建立气象灾害心急救援队伍以及加强领导和各部门配
本文利用2008年1月份欧亚地区500hpa平均位势高度距平场,1月中下旬500hpa平均位势高度场,1月份的气候监测资料,结合本市1961-2008年1月份的气候要素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和热力、动力等天气学方法,对2008年1月份濮阳市出现的低温阴雪天气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濮阳市2008年1月份出现持续低温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与大气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件两方面的大气候背景有关.(
异常天气现象和区域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都有一定的特定大气环流形势场相配置,这种特定的大气环流形势场往往是大气环流气候形态变异塑.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500HPa东亚大气环流与同期大气环流气候形态相比较明显发生了变异,形成我国东北北部到里海区域东亚大横槽,北纬40°N以南为平直环流的大气环流形势场,称之为“北低南平”大气环流型.“北低南平”大气环流型有以下特点:a、冷空气多由乌拉尔山东侧
2008年1月驻马店市出现了连续性的雨雪冰冻天气,半个月内出现了三次大到暴雪过程.2008年1月中下旬总降水量创建站以来记录极值;1月下旬平均气温创建站以来同期最低.由于先出现的是雨凇并形成道路结冰,所以对交通安全带来很大影响.前期温度高、冷空气强且活动频繁、西南暖湿气流活跃、有利的流场配置是这次连续性冰冻天气形成的需要原因.在近20天的雨雪冰冻过程中,大的环流背景经历了3次长波调整:开始阶段,5
2008年9月30日汛期结束了,进入仲秋季节,秋色浓重,天气应渐趋凉爽、降温,奇怪的是国庆后日最高气溫仍持续徘徊在30℃左右。11月份尚有19#热带风暴(台风)出现,不过其发展错过时期,已属残喘,来去匆匆,不影响福建大地,幸甚。小阳春期间气温暖和,树木秋后尚郁郁苍苍,像夏天一样。本文对2009年福建省汛情进行展望,并提出建议:海峡西岸沿海港口密布,以往感潮区,潮区观测网站偏少,甚至空白,而今海峡西
原创的“共旋”地震灾害物理模型是建立在“共旋引力波”和“地球大电容”新概念基础上。讨论了太阳系星球运动、地球自转轴变化与地磁暴、地震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地球自转轴变化原因是地核的晃动,晃动又是由太阳风及地核对地月系质心的离心力所引发,由于包裹在液体外核内的固态内核有较大的自由度,随晃动的幅度会出现“jerk”和磁暴,也会发生地震。因此太阳系星球对月球的引力、梯力矩作用与地核晃动引起的磁暴有对应关系,
石板沟金矿是近年在豫西南发现的一个剪切带容矿的脉状金矿。根据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矿床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金的沉淀机制和矿床成因。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形成主要与热液相蚀变作用有关,石英脉型金矿的形成,则可能主要与岩浆热液与变质热液的混合作用有关。矿质主要源自晋宁期岩浆岩,成矿流体和热能主要来自海西期花岗岩。矿床为剪切带容矿的中低温热液金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