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谭嗣同对“荀学“的评价说起--《荀子》讨论会论文(初稿、纲要)

来源 :儒学全球论坛(2007临沂·苍山)暨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h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作为我国先秦时代的重要的思想家,其历史影响在当今学界中是众所公认的。而在历史上,对荀子,对荀学的评价却分歧甚大。荀子服膺仲尼,反对“俗儒”。以“大儒”自命,(见《荀子。儒效》)。孔、孟、荀三人,无论当时或后世都是公认的的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汉以后,儒家受剑独尊,历代皇帝也都是自命为“尊儒”的,配享孔庙被认为是儒者身后最高的荣誉。可是两千年来,在偌大的孔庙配享队伍中竟然找不到荀子的牌位。首创儒家道统说的唐代的韩愈把荀子的学说看成和汉代的杨雄一样是“大醇而小疵”,不如孟子那样是“醇而又醇”,虽够不上“亚圣”,但总还不失为贤者。而近代启蒙思想家谭嗣同则认为“两千年之政,泰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见《仁学》)把荀子和历代被视为暴君代表的秦始皇联系起来,并斥为“德之贼也”的“乡愿”,这种激烈的抨击完全可以和“五。四”时代的“打倒孔家店”主张比美。数十年后,从俄国传来的马克思学说成了主流意识形态,荀子似乎也“时来运转”,被评价为“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备受推崇。作为历史人物,荀子被反复折腾说明其思想长期以来仍保留影响,评价上有大幅度的起伏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价值观在反复交锋。这就越发印证了今天重新研究荀子思想的必要。
其他文献
语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语言研究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语法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法教学在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上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上世纪九十
  先秦儒家的外王之学,存在两个传统。一个重视内在道德修养,强调通过内在道德的提升,由内圣开出外王;另一个重视外在的礼仪规范,强调直接从外王入手,通过外在的礼仪教化和制度约
会议
  原始儒家的精神方向由孔子确立而为孟子、荀子所传承,因而要探讨原始儒家精神历程就必须把握的孔孟荀思想上的渊源关系。但以往关于先秦儒学的研究,都是以一元(孔子)二支(
  在儒学发展史上,荀子和荀学曾经一度遭到陆沉的命运,这其中同朱熹对之所作的判定密不可分。论文梳理了荀子在儒门中的地位变迁,得出其在儒门道统中的“不在场”状态自荀学创
会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牧区英语教学也应该顺应新的教学要求,从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一些改变。在现阶段的牧区英语教学中有很多繁杂的内容,这些枯燥无味的课程内容有可能
安全问题在幼儿园中尤为重要,但由于人员意识、制度设立、专业培训等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现阶段幼儿园中校园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意识的提高,通过
随着教育行业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小学语文是一门基于阅读,学习汉字文化,体验知
  先秦各家,“仁”学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孔子的“仁”,含义基本上都是具体的,其实质皆是“爱人”——关爱他人。子思之“仁”已较抽象,内涵己超出“爱人”的范畴。考察荀子之
  《孟子》与《荀子》中各有一幅孔子图象,彼此之同,可以发现「孔子」在孟、荀哲学中具重要圣人形象,同时也可见儒学之精神所在;彼此之差异,则说明孟、荀哲学所理解的「孔子」图
语文是小学学习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课程教学中,语文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阅读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提高学习和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