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调查分析

来源 :广西药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菌药物对病原体具有抑制作用,可广泛杀灭病原体,治疗有效性高,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但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应用不合理,药物滥用等原因,细菌耐药问题及用药不良反应问题较为常见,这对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前提,为了提高本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用药不合理现象,本文对本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其他文献
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为临床药师提供了参与临床工作的平台.本文就本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对近两年临床出现的2例大泡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过敏情况进行分析,提请临床用药应重视对患者过敏史的询问,对有过敏史患者应注意合理选用药物,避免发生药物过敏反应.
近年来中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有了严格的规定,在《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首次提出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的规定.自从卫生部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来,通过本院医务部、院感科及药剂科等多部门的努力合作,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稳步下降,但在住院患者较多的月份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会上升,其中6月上报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3
从2010年《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施行以来,处方点评作为对不合理用药的一种干预措施、手段,一直以来都起着良好的作用.在2007年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中提到,各级医院都必须认真贯彻开展处方点评工作,以促进合理用药的进行及提高个体化治疗的效果.2010年又再一次下发了相关文件,足见卫生部对其重视程度.然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操作指南和规范化制度,缺乏系统的实施性标准.各
糖尿病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絮乱会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絮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性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乃至生命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探讨胰岛素的不同用药方法对糖尿病疗效的影响十分必要,本研究对两组糖尿病患者分别采取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和多次皮下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占外科感染的13%~40%,其发生率仅次于呼吸系统感染,不但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延长患者的住院周期,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并给患者带来很多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此外,切口感染还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和医患纠纷的根源.目前国内已有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报道,但未见有关针对Ⅰ类切口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对本院2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深入开展,临床上中西药联用来越普遍.中成药与西药合理配伍使用可以充分发挥中药治本和西药快速起效的优点,各自发挥优势,协调增效,在扩大临床应用范围的基础上又能够有效降低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然而,中成药多为复方制剂,成分较为复杂,作用机制多样,目前相关的基础研究尚不完善,临床用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果与西药不合理配伍使用,不仅会降低药物治疗的效果,还会产生
中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ADR)入院的患者至少500万人次,其中50万人是严重的ADR,每年死亡月19万人,导致医疗费用增加近40亿元.儿童严重的ADR报告占全部严重ADR报告的13.4%,主要涉及的药物以抗菌药物为主.儿童是临床用药的特殊群体,其各种生理机能发育尚未完善,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或缺少,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清除的能力差,对药物反应敏感,因而相比成年人更易发生ADR.因此
中药注射剂在中国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ADR/ADE)的报道也日益增多,使得中药注射剂倍受关注.因此,如何加强对中药注射剂ADR/ADE的预见和处理,减少其ADR/ADE的发生,如何合理规范地对已发生的中药注射剂的ADR/ADE进行护理应对,值得大家认真研究.现就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发生的108例中药注射剂的ADR/ADE进行统
精神疾病因其难治愈性、自残性高、病程迁延、发病率高、住院时间长等特点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世界精神病协会(WPA)将抗精神病药物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改善患者的的阳性症状,而对阴性症状疗效差,且常出现锥体外系托不良反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显著疗效,可治疗对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无效的患者,较少产生锥体外系等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有取代典型
本文对2008年-2011年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及内分泌科60例使用罗格列酮患者及60例未使用罗格列酮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考察其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