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安六大医家医案的温补学术思想及辨治特色探析

来源 :第三届全国新安医学流派专题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zq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安医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是新安医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作为地域性综合性流派,它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名医辈出.其中“六大新安医家”汪机、孙一奎、郑重光、程杏轩、叶天士、吴楚,均博览群书,临证精思,医术精湛,医著煌煌,享誉杏林,为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石山医案》、《孙文垣医案》、《素圃医案》、《杏轩医案》、《临证指南医案》、《吴氏医验录》等为他们的代表作品,是临床经验智慧的结晶,其中温补学术思想贯通联动着六位医家,他们之间有共性,也有特性,在临证辨治时特色突出,每每可奏奇功.
其他文献
方剂是理法方药思维过程的终极体现。新安医家化裁古方,创立新方,流传至今的很多经典名方均出自新安医籍。文中介绍了体现创新理论和治法的代表方,经典医著方书的代表方。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属中医学“中风”范畴,中医学将其列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病之首,中医药治疗该病已有较长历史,并被证明具有整体调节和综合治疗的优势,在本病的防治研究中显示了较好的疗效。结合前期的研究基础,选择通过动态观察气虚血瘀MCAO/R大鼠及其在中药干预下脑组织特定miRNA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局部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等,探索新安王氏内科特色治法益气活
新安医家吴亦鼎在总结前人灸疗的基础之上,创新发挥,大力倡导灸法治疗,并著《神灸经纶》,阐发灸理.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归纳出吴亦鼎的灸法治疗学术思想,以希扬吴氏灸理、为现代临床治疗上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降低现代医学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同时也为今后研究灸法治疗提供借鉴与参考.
通过探析明清十大新安医家的脾胃辨治思想,对汪机、徐春甫、吴楚、程国彭、孙一奎、程杏轩、郑重光、吴澄、叶天士等十大新安医家的脾胃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发现自汪机之后的新安医家,一方面继续发展甘温培元的学术思想,如徐春甫创制大健脾养胃丸,强调调和脾胃乃医中之王道,吴楚好施健脾补中、益气温阳之法,程国彭以平和平淡之品裨益脾胃.另一方面将温脾胃之阳拓展到温脾肾之阳,如孙一奎强调命门火衰,程杏轩脾肾双补,郑重光
新安医家世医家族链有长达三十多代,在传承上有父子相袭、兄弟相授、祖孙相承的家族传承,也有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一身的师承相授,本文整理出世医链63条.新安医家著作丰富,通过内外妇儿分类列举其著作成就以及思想.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在著作《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述治疗胃腑疾病时,多以阴阳为纲,创立“胃阴学说”,世人研究众多;但其仍重视胃腑之阳气,认为“世人胃阳衰者居多”,提出温通之法,以通为补,恢复胃腑之功能,内容丰富,卓有建树;本文系总结叶氏治疗胃阳虚诸证的辨证思路、理法方药、学术特色等,以供学习.
明代新安医家程玠,字松压,著有《松压医径》一书,该书重视强调伤寒与内科杂病的诊治,法宗仲景,提出了“杂病准伤寒治法”的观点.本文就伤寒本伤寒法,灵学活用仲景之道;杂病准伤寒法,六经病证分图论治;病有伤寒杂病之别,辨时辨经辨证论治三个方面来探析程松压“杂病准伤寒治法”临床治疗经验.
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生活条件的提高,让人们对于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对于养生保健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社会上开始涌现了大批养生保健产品和大量良莠不齐的养生保健方法.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现代人所特有的养生保健形式,不同个体的不同体质养生方法不同,不同环境不同气候养生方法不同,不同饮食习惯养生方法不同.现利用新安医学中的“固本培元”、等重要思想阐述具体的现代养生疗法。
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中医学受其思想影响,用其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提出了气机和气化的概念.“气”在中医学中无处不在,概念也不尽相同,本文浅谈善于继承、勤于思考的新安医家对“气”概念上的探索与创新,以简单梳理新安医家对中医发展所做出的部分贡献.
吴澄,字鉴泉,号师朗,安徽歙县岭南人.生活在清·康熙,雍正年间.幼业儒,精研《周易》,广泛阅读古今医籍,致力于虚劳病的研究,并汇有《不居集》.大多数医家只知治脾用辛温香燥之品,不知使用甘凉滋润之品有益于理脾阴,吴澄发展了脾胃学说,尤其补充了脾阴学说,认为补脾阴以扶脾阳也是阴阳的另一个方面,指出:虽日补阴,其实扶阳.在治疗脾阴虚上,吴澄所创的有效方剂,扶阳与补阴的组方原则以及选用血肉有情之品,为理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