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As2O3与碘油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对兔VX2肝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作用。方法:40只家兔肝内肿瘤种植后2周,随机分为5组。经肝动脉插管分别给予不同处理,实验设生理盐水灌注组、As2O3灌注组、单纯碘油栓塞组、阿霉素碘油栓塞及As2O3碘油栓塞组,As2O3的用量为2mg/kg。治疗后5周,测量动物体重,所有动物均处死,取出肝脏及双肺标本,测定肝脏的重量,计算肝移植瘤的体积、坏死面积,
【机 构】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 石家庄 05005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
【出 处】
:
首届国际医学影像学暨介入医学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As2O3与碘油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对兔VX2肝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作用。
方法:40只家兔肝内肿瘤种植后2周,随机分为5组。经肝动脉插管分别给予不同处理,实验设生理盐水灌注组、As2O3灌注组、单纯碘油栓塞组、阿霉素碘油栓塞及As2O3碘油栓塞组,As2O3的用量为2mg/kg。治疗后5周,测量动物体重,所有动物均处死,取出肝脏及双肺标本,测定肝脏的重量,计算肝移植瘤的体积、坏死面积,观察肝内、双肺及其它器官肿瘤转移的发生率。
结果:肿瘤植入后5周,各处理组动物体重均有明显的下降,肝脏重量增加,计算的肝指数各组分别为9.8±2.2、9.7±2.1、8.5±2.0、8.4±2.1、6.4±1.2;肿瘤体积分别为35.5±7.6cm3、32.2±9.7 cm3、21.2±8.5 cm3、20.9±11.3cm3、11.8±4.0cm3;栓塞治疗组与非栓塞治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2O3碘油栓塞治疗组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坏死率各组间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双肺转移结节的数目各组分别为52.4±35.2、51.8±26.3、54.8±29.2、53.5±30.7、19.6±17.0;转移结节的直径各组分别为3.8±1.2 mm、3.6±1.1 mm、3.9±1.3 mm、3.5±1.6 mm、2.2±0.7 mm。As2O3碘油栓塞治疗组与其它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s2O3与碘油联合经肝动脉栓塞治疗,抑制肝移植瘤的生长,抑制肺转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椎管穿刺腰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PLDD)治疗L5/SI椎间盘突出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总结总结分析2004年11月~2005年2月6例L5-S1椎间盘突出经后入路穿刺接受PLDD治疗的患者,6例患者均至少随访1月.结果:6例患者无一例因穿刺而导致并发症,激光烧灼中及烧灼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后遗症.结论:后入路法PLDD在L5-S1椎间盘突出治疗中简单易行,应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
目的:探讨CT定位技术,配合DSA实时监视在肾造瘘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特点。方法:搜集1998年2月至2004年10月共95例肾造瘘的病例,其中在CT定位DSA透视引导下肾造瘘术45例,B超引导下穿刺肾造瘘术50例。根据手术操作情况,对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估统计。结果:CT,DSA联合应用引导下的肾造瘘术,穿刺部位准确,成功率高(p<0.05)。结论:CT定位后DSA透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易行,患者乐于接受的小肠双对比造影法-口服肠溶载体胶囊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方法:以空心肠溶胶囊为载体盛装产气剂,口服后载体胶囊至小肠溶解,产生CO2,在高张及低张药物的作用下,CO2与口服钡剂形成小肠气钡双对比。结果:45例造影患者,32例(71.1﹪)获得满意效果,6例(13.3﹪)空肠显示较好,回肠欠佳,3例(6.6﹪)回肠显示可,空肠未见气体,总有效率达91﹪,4例呈单对比效
目的: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同时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先行ERCP检查,再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结果:本组98例中ERCP 准确诊断胆总管结石96例,怀疑胆总管结石1例,1例未发现异常其准确诊断率为98﹪(96/98)。EST后采取取石网篮,取石球囊和机械碎石网篮取石,取石成
目的:探讨磁性微粒(Fe3O4)经动脉导管栓塞肿瘤机理与临床应用。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用Fe3O4+5-Fu混悬药液栓塞94例肿瘤患者,其中5例肝癌栓塞后靶区外置磁场、15例栓后手术切除标本HE染色制片、25例栓塞一月后DSA复查。前后图像对照作统计学处理。结果:病理提示肿瘤组织坏死彻底,栓塞前后DSA图像定量分析p值<0.05,临床观察栓后综合症明显下降。结论:Fe3O4微粒是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栓塞治疗疗效,克服碘油栓塞时碘油流失影响栓塞效果,寻找新的疗效更好的栓塞剂。方法:采用KMG 血管栓剂栓塞肿瘤98例162人次,原发性肝癌52例,肝转移瘤30例,肝血管瘤8例。结果:栓塞后腹疼发生率为32.7﹪,其中83﹪为轻中度,栓塞后发烧为49.3﹪,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术后常规对症处理,包括止痛,保肝治疗,抗炎处理。经过两次栓塞病灶明显缩小,动脉栓塞后可保持两个月内动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对98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意义的影响因素为肿块类型、肿瘤的大小、肿瘤的血供、肝功能、碘油用量、重复治疗。结论:血供丰富的巨块型肝癌,肝功能好,门脉无癌栓行尤其带包膜化疗、栓塞效果显著。对于了解影响因素对于提高疗效有着积极意义。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置管介入溶栓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3例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56~70岁。肝炎肝硬化2 例,肠间脓肿1例。3例病人均伴有中等量腹水,肝功能检查异常。3例病人均在B超引导下进行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置入5F Cobra 型导丝及导管鞘,经导管输注尿激酶行溶栓治疗。结果:3例病人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均一次成功,穿刺成功率100﹪ ,于置管造影及溶栓过
目的:探讨热碘油栓塞治疗少血供肝癌的疗效。方法:将碘油加热后,使其密度稀释,经导管注入肝癌供血动脉栓塞:治疗少血供肝癌32例。结果:栓塞治疗3周后,CT检查见碘油聚集良好,瘤体缩小。结论:热碘油栓塞治疗少血供肝癌效果明显,术后副作用小,为少血供肝癌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急诊双重介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肝功能评价均为Child C级,行双重介入栓塞术治疗首先经动脉穿刺行脾动脉造影,间接了解门静脉走行,接着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再经动脉导管行部分性脾栓塞。结果:21例急性上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