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三农"问题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近7成的体育社会组织分布在基层农村,是基层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成为以农立国、以农兴国、以农强国的坚实根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方面,其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直接关系到乡村体育治理的实践成效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程度。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将韧性治理和体育社会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知网中从党的十八大以来(2013.01-2021.03)分别以"韧性治理""体育社会组织""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篇名在CSSCI期刊上进行搜索,分别检索到论文14篇、69篇和21篇。阅读相关核心期刊文献50余篇,研读相关报告、政策法规、专著20余部(篇),包括《新中国体育70年(共3卷)》《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国共产党简史》等。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有5大作用:(1)根本任务:发展乡村体育产业。基层体育社会组织通过吸引农村群众参与各类乡村体育赛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乡村体育指导和培训等活动,成为振兴乡村产业的新兴力量。(2)重要基础:优化乡村体育生态。不少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在举办乡村各类赛事活动中,将"乡村田园风"贯穿赛事活动,走出了一条生态化和经济化协调共生的发展道路。(3)关键举措:繁荣乡村体育文化。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在推广各类民俗类、民族类体育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项目内容丰富多样、表现形式灵活、深受农民喜爱。(4)基本保障:创新乡村体育治理。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具有聚民心、集民力、顺民心的显著功能,能够提升乡村体育治理的内生动力,进而提升乡村凝聚力。(5)核心目标:推动乡村体育富民。一些地区基层体育社会组积极盘活"人、地、钱",走出一条"体育+特色村"的发展道路。研究认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党建工作存在短板。第一,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内部党组织建设力度不够。第二,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外部党建引领不足。(2)治理体系有待健全。第一,基层体育社会组织自治薄弱。第二,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法治不足。第三,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德治不举。(3)治理结构仍需完善。第一,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主体呈"碎片化"倾向。第二,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内容呈"无序化"状态。总结发现,韧性治理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党组织领导。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在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中的核心作用。(2)共识性联动。有益于提升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在应对复杂环境中的治理能力。(3)网络化协同。有助于减轻基层体育社会组织自身的治理负荷和成本。研究结论:研究提出,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背景下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引入韧性治理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1)形成"党建引领"的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路径。第一,紧密依靠农村群众加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党建。党组织要密切联系群众、全心服务群众,抓住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始终以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体育需要作为使命。第二,大力培养群众身边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领路人。积极选拔基层体育社会组织主心骨,发挥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的带头作用,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村体育活动。第三,注重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党组织的上下联动。上级党组织要指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及时向基层体育社会组织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加强指导。(2)构建"三治融合"的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体系。第一,推动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根据不同治理主体的角色分工和功能定位,确保各主体间权责分明、有机融合。第二,完善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多元规范优化合治。构建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基准,以乡规民约为补充的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多元规范合作治理结构。第三,实现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多重环节系统融治。畅通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主体的沟通互动渠道,最大限度地扩大各类治理主体,推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网络。(3)打造"多元协同"的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结构。第一,推动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共建。"共建"是指共同参与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协同市场企业、乡村群众等构建涵盖政社协同、公私协作的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结构。第二,促进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共治。"共治"是指共同参与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要有序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鼓励乡村群众积极参与组织治理。第三,实现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成果由基层群众共享。"共享"是指共同享有治理成果,要始终以保障乡村群众共同享有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成果为导向,维护村民参与乡村体育活动的基本权利,扩大其治理覆盖面和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