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天线程序跟踪角误差修正方法研究

来源 :2015年全国遥感遥测遥控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nqu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序跟踪是901天线跟踪卫星目标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天线在无法自动跟踪时的保底手段.针对实际运行常出现因程序跟踪误差大而导致所收数据误码率高甚至不可用的情况,从天线程序跟踪实际角度误差实例出发,分析了天线程序跟踪误差的原因,提出了常规角度标定与跟星修正相结合的方法,消除角度误差,提高程序跟踪的精度,在某型地面站角度标定中已成功运用.
其他文献
多钒酸铵返溶是工业上生产高纯五氧化二钒的重要步骤.采用pH标定法测量多钒酸铵的返溶率,在氢氧化钠浓度为0.5mol/L,液固比为20∶1的现行生产工艺条件下对多钒酸铵返溶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动力学试验与计算结果表明:多钒酸铵的返溶率随温度和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多钒酸铵返溶的动力学模型为液膜非稳态扩散模型,受液膜非稳态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6.15kJ/mol;适当增大搅拌速度、适当升高返溶温度都
采用砷酸铁沉淀法对钒铬溶液进行除砷,以H2O2(30%)作为氧化剂、Fe2(SO4)3为除砷剂,研究了溶液pH值、铁砷比(Fe/As)、沉淀温度及反应时间对钒铬溶液除砷率的影响,得到了较好的除砷工艺参数,在该条件下除砷率可达90%以上,钒、铬的损失率均在5%以下,采用除砷后的钒铬溶液得到的V2O5中As含量小于0.01%,满足相关质量标准要求。
以五水硝酸铋(Bi(NO3)3·5H2O)及偏钒酸铵(NH4VO3)为原料,利用TG-DSC对固相煅烧法制备钒酸铋的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升温速率下,反应均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DSC峰值温度为400.67-425.95 K,反应同时在固、液两相中进行;第二阶段的DSC峰值温度为516.86-551.57 K,为固相反应;两个阶段的反应均涉及到体系副产物的分解及产物晶型的转变与完善。分别
因传统的钠化焙烧提钒工艺的限制,转炉提钒的过程中不能加入碱性造渣剂进行脱磷,导致后续半钢炼钢脱磷负荷较重。近年来,钙化焙烧清洁提钒新技术的发展使得转炉提钒过程中加入碱性造渣剂成为可能。本文以转炉提钒过程中加入碱性造渣剂生成的高钙钒渣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直接焙烧-碳酸钠浸出的提钒新方法。该实验采用单因素控制法,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出温度、浸出时间、Na2CO3浓度、液固比对钒浸出效果的影响
本实验针对攀枝花红格南矿区的钒渣浸出液含砷量较高,传统工艺处理时得到的钒产品中砷含量高于国家标准的情况,采用铁盐法除砷,制备高纯的V2O5产品。本文考察了初始pH、温度、时间、m(Fe)/m(As)、静置沉淀pH等因素对除砷率和钒损的影响。实验结果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为3,在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0min,然后加入NaOH调节pH至6,保温10min,静置12h.在此条件下,除砷率达
在提钒转炉吹炼过程中加入CaO,可以有效的降低后续炼钢的脱磷负担.而钒渣中尖晶石结晶过程对后续钒的提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研究碱度对尖晶石尺寸的影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采用由Turnbull 和Uhlmann 提出的经典结晶动力学模型分析高钙高磷渣中钒钛尖晶石的结晶过程.结果表明:随着碱度增加0.1,尖晶石最佳综合结晶生长速率对应的温度值降低5K.并通过实验研究了碱度和冷却速率对尖晶石尺寸和
本文主要研究了(NH4)2SO4和KHSO4分别作为熔剂和助熔剂焙烧处理转炉钒渣以及用水浸出钒的可行性,详细分析了(NH4)2SO4和KHSO4剂量、焙烧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钒、铁和钛的浸出率和转炉钢渣矿物组成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实验参数通过影响焙烧过程中转炉钒渣中难溶含钒矿物向易溶含钒矿物的转化而影响钒、铁和钛的浸出率。最佳工艺参数确定为转炉钒渣:(NH4)2SO4∶KHSO4=
通过添加碳酸钠和菱镁矿对高铬型钒渣进行钠化焙烧处理,详细考查了钠化焙烧和浸出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对钒铬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钒铬浸出率显著依赖于钠化焙烧和浸出条件.在最佳焙烧(碳酸钠配比1.6,菱镁矿加入量10%,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1h)和硫酸浸出(浸出温度70℃,浸出液固比4∶1,硫酸浓度1.5mol/L,浸出时间120min)条件下,钒和铬浸出率分别为98%和90%.
以钒渣钙化焙烧硫酸浸出液为原料,采用溶剂萃取法制得了高纯度五氧化二钒.对钒渣钙化焙烧硫酸浸出液萃取过程、洗涤过程、反萃过程、酸性铵盐沉钒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优的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精钒品位高达99.9915%,整个工艺的钒回收率达到88.78%.
本文针对承德地区某超贫钒钛磁铁矿选矿钒回收率偏低的问题,开展工艺矿物学检测以及提高选矿钒回收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矿中约60%的钒赋存于磁铁矿-钛磁铁矿中,剩余部分呈稀散态分布于大量脉石矿物中,分选钛磁铁矿是回收钒的有效途径;通过调整磁选工艺条件,使铁精矿中铁品位由62.5%降至约55%或50%,可以实现钒回收率由现行生产约25%提高至约49%或60%.本研究对于全面了解该超贫钒钛磁铁矿中钒的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