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佛教徒的“边地意识”,挑战了中国传统的“夷夏论”,却为外来文化融入中国社会提供了范例,客观上增进了中国社会对少数民族或外来民族的亲和力与包容性。特别是在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徒的“边地意识”,挑战了中国传统的“夷夏论”,却为外来文化融入中国社会提供了范例,客观上增进了中国社会对少数民族或外来民族的亲和力与包容性。特别是在异族入侵、领土分裂的时候,佛教在历史上发挥了很强的民族融合功能,成为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的重要纽带。
中国佛教的特色,即在于找到了能与儒家社会相适应的表现方式。佛教在中国社会,一方面强化了汉族的民族认同,佛教从外来宗教转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促使汉族成为一个文化大熔炉,而不是单纯的种族概念;另一方面,佛教缩短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心灵距离,是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
论文最后建议,将来应当多从“民族关系”的角度,重新认识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与影响。
其他文献
在回顾中国30年改革历程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比较制度分析范式,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领域发生的制度变迁及所形成制度的特征,并认为这种独
欧盟国家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整体失业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仍然相对较高。欧盟成员国的失业率表现不尽相同。为解决共同面临的失业问题,欧盟制定
在古代中国的心术论谱系中,荀子的“心术”又是非常独特的,它同其它的“心术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又是同荀子的整个思想的构造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必须将之放
关于荀子认识论的研究,学者通常都从主观和客观分别对待出发,认为荀子力图使主观“符合”客观,以期求得全面正确的认识。荀子的认识论是心物一体的认识论,心不是“
本文认为,可以依据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将现代实践哲学划分为思辨的实践哲学、实用主义的实践哲学和有限理性论的实践哲学三种类型;相应地,实践辩证法也可划
儒家伦理学研究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从宏观总体上看主要有:(1)尊德性与道问学;(2)圆而神与方以知;(3)正心诚意与格物致知;(4)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儒家伦理学研究方
随着新世纪以来文化与经济的汇流趋势日益明显,曾经被视为与经济不相干的超功利、无目的的审美因素进入了经济学家的视野,出现了经济审美化的趋势,审美经济应运而
汉藏宗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尤以近代汉藏宗教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融颇为典型。藏族地区的关帝崇拜是这一交流的具体表现。本文从藏区关帝崇拜的现象、原因
佛教传入越南以鑫慢慢被涵化、本土化。越南佛教具有其独特的点,表现在很多方面。观音信仰也不例外,因为本土化,越南已经创造了一个纯越南的观音:观音氏敬。该名字
本文通过分析印顺导师1947年出版的《中国佛教史略》,发现《史略》同日后印顺导师名著《中国禅宗史》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史略》中将中国佛教史进行分期,并对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