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胫骨远端后侧关节内骨折的概念在临床上尚不一致,扭转暴力导致的撕脱骨折属于后踝骨折(Lange-Hansen损伤机制),一般骨折块较小,可不累及关节面;如果合并垂直暴力损伤,骨折块较大且可向近侧移位产生台阶,则属于Pilon骨折。1996年,Huber等用“三踝Pilon骨折”来描述涉及后踝且存在近端移位的三踝骨折,并认为此类损伤特征更加类似于Pilon骨折,而非踝关节骨折。2000年,Hansen首先用“后侧Pilon骨折”来定义由垂直暴力合并/不合并扭转暴力导致的胫骨远端后侧关节内骨折。Amorosa,等将后侧Pilon骨折的特征概括为:骨折块相对较大,可包含一个或多个骨折块,骨折块向近侧移位形成台阶,可伴有距骨后侧或后外侧半脱位。然而在多数文献中,此类损伤常被作为涉及后踝的三踝骨折报道。
对于后侧Pilon骨折的治疗方案,目前尚存争议。作为Pilon骨折的一种类型,解剖复位内固定基本得到认可。但治疗方案不一,包括间接复位从前向后螺钉固定、直接复位从后向前螺钉固定和支撑钢板固定。但尚无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比较几种内固定方式的可靠性。因此,本研究通过生物力学方法,比较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后侧Pilon骨折的稳定性,并通过系列病例研究,报道支撑钢板治疗后侧Pilon骨折的中短期临床结果。
对于后侧Pilon骨折的治疗方案,目前尚存争议。作为Pilon骨折的一种类型,解剖复位内固定基本得到认可。但治疗方案不一,包括间接复位从前向后螺钉固定、直接复位从后向前螺钉固定和支撑钢板固定。但尚无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比较几种内固定方式的可靠性。因此,本研究通过生物力学方法,比较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后侧Pilon骨折的稳定性,并通过系列病例研究,报道支撑钢板治疗后侧Pilon骨折的中短期临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