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利用位于山西太原的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NCEP数据资料,对2008年6月28日发生在山西的一次大范围飑线过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该飑线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产生于对流层中高层槽后干冷空气向南扩散,低层辐合,大气层结非常不稳定,深层强大气垂直风切变的大背景下,在其影响的广大区域产生大风和部分地区的冰雹和暴雨.飑线呈现出典型的弓形回波特征,后部入流急流(rear inflow jet)和
【机 构】
:
山西省气象台,山西太原,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气象局,03008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位于山西太原的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NCEP数据资料,对2008年6月28日发生在山西的一次大范围飑线过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该飑线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产生于对流层中高层槽后干冷空气向南扩散,低层辐合,大气层结非常不稳定,深层强大气垂直风切变的大背景下,在其影响的广大区域产生大风和部分地区的冰雹和暴雨.飑线呈现出典型的弓形回波特征,后部入流急流(rear inflow jet)和后部入流缺口(RIN),前部的阵风锋等是其典型特征.弓形回波两端存在中尺度流型,即北端的气旋式旋转和南端的反气旋式旋转.北端的气旋式旋转在演变过程中不断加强而变成一个旋转的逗点头,而南端的反气旋式旋转在演变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弓形回波的形状也从开始时的南北对称机构逐渐转变为南北不对称的结构.另外,弓形回波前沿中低层存在弱回波区,中高层存在回波悬垂,强回波区延伸到0℃等温线之上,表明雷暴内上升气流很强,有利于冰雹和强降水形成.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1951–2008年中国160个站的气温资料,分析了华南前汛期气温异常特征,发现:50年代华南前汛期气温与全国大部分地区4-6月气温同位相,温度都偏低;60年代,华南与全国大部分地区同位相,与东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新疆中部和西部的一小部分反位相,华南东部的气温比西部的气温低;70年代,华南与长江中下游、华北、东北同位相,与长江上游、西南部分地区和新疆等地呈反位相;80年代,华南与长江下游、新
利用河北省1961-2005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通用的极端气候指数,分析了近45年来河北省极端降水事件频率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全省平均年最大日降水量呈下降趋势,1980年为由多向少的转折点;强降水日数和暴雨日数变化不大,但南部平原地区一般减少,北部山地区域多有增加,暴雨日数和强度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显著增加;降水日数有较明显减少,南部和东南部平原减少更显著;降水日数的减少主要是中、小雨(
根据资料的完整性、地貌和冬小麦的种植分布,选取河北省南部南宫、肥乡、涉县、内丘等4个县(市)作为代表,基于1962-2009年气象资料,采用线性气候倾向率、小波分析及Mann-Kendall检测方法对冀南麦区冬小麦越冬开始日期、冬前≥0℃积温、冬前日照时数及均一化干湿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越冬始期在波动中呈上升的趋势,但线性增长规律不明显;越冬始期存在6-7年和12-16年2类尺度周期变化
选取鄂东地区5市25个县市气象站1961~2008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合成法、线性趋势、累积距平、小波分析以及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48a来鄂东地区汛期暴雨日数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90年代以后,鄂东虽然出现了暴雨历史极端气候事件,但暴雨日数季节分布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6月下旬暴雨减少,7月中上旬暴雨增加,使得近年来梅雨开始和结束时间均呈现推迟的新特点.(2)鄂东南部、北部山区迎
气象系列节目是电视气象栏目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它不仅可以拓展节目传递的有效信息量,从而丰富节目内容,也会使气象节目更有新意,更有节奏,更有深度,使服务更加到位.组织和穿插气象系列节目,是服务的需求,也是节目本身走向的一种需要.它既要富有新意,又要与当地当时的天气气候特点紧密结合;既要适度从广度和深度上延伸气象栏目涉及的内容,又要根据节目主题的需要合理取舍,避免单纯追求大信息量而失去气象节目的
利用Micaps资料、温州地区各站实况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2.5°×2.5°再分析资料,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从高空以及地面形势的演变和物理量特征等方面,对2008年12月4日~6日温州地区发生的寒潮过程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过程源地在泰梅尔半岛,寒潮爆发是由于横槽转竖导致的;从冷锋南下的路径看,此次寒潮过程属于西北路径;温度平流分析显示在冷空气影响前,温州地区处于暖平流区内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在全国各地极端气象灾害频发,损失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深受台风、暴雨、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或气象衍生灾害威胁的乐清,必须加快推进基层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构建到村、入户的气象基层灾害防御体系,对乐清的防灾减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利用多普勒雷达、卫星、常规观测资料及NCEP/NCAR资料分析了2010年3月1日和17日发生在山东半岛2次暖湿气流影响的暴雪特征.结果表明:两次过程都是由于气旋的发展东移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造成,两次暴雪的特征具有相似性和差异,相似之处为在贝湖东南都存在冷高压,500hPa高空的西南急流向北到达30oN附近,850hPa都有低涡,地面都有气旋活动,山东半岛位于旋的东到北部方向;两者的差异:气旋生成
本文根据山西省108个气象台站45年(1959~2003年)4~10月的暴雨日降水资料,对近50年山西省各类强对流暴雨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山西境内强对流暴雨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自1979年以来强对流暴雨总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强对流暴雨增势明显,而强对流大暴雨和强对流致灾暴雨年际间变化特征不明显.各种类型强对流暴雨发生的时间和结束时间不尽相同.强对流暴雨过程,约有47.5%的暴雨
利用NCEP资料、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对2009年5月9-10日发生在华北东南部地区(晋东南、冀南和鲁西北地区)的一次春季强降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物理量场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是高空冷空气、南支槽和低空低压切变线共同影响造成的;从南海到华北南部的西南低空急流为暴雨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850hPa上的θse能够很好的指示暴雨带的移动;700hPa上的强烈垂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