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世界安全绩效表现优异的企业,莫不具有其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然而英国石油公司2005年在美国德州市炼油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170人受伤,事故发生之前,其安全管理纪录显示已有良好成效,譬如其可记录伤害频率在过去5年来已下降70%,死亡率更下降75%,让BP引以为傲,也让BP有信心继续进行人事精简与成本降低的措施。只是一声声爆炸,无情打破良好安全绩效的虚幻,给工安专业人员很大冲击,为何有良好安全绩效的企业仍然会发生这么惊人的事故?过去传统的安全管理是以降低伤害频率或死亡率等被动式安全绩效为目标,无法确保企业无伤害目标之达成。1984年12月3日印度Bopal的异氢酸甲酯外泄事故与1986年4月25日俄国车诺比核电厂事故,是影响安全管理非常巨大的转折点。前者促成了制程安全管理受到石化业重视,后者创造安全文化一词,更激发新思维澎湃汹涌全球。化工业产值在1992年高达总产值之48.2%,在台湾首度超越非重化工业产值。然而为台湾经济发展贡献的背后,一直存在令人遗憾,即肩负产业发展重任之某公司其员工工作的伤害频率过高,1977年曾高达3.21。自1994年启动安全文化建立工程以后,伤害频率即节节下降,其间在1996年发生一连串工安事故,也促使本团队展开第一次安全文化的评量,藉由研究发现安全管理缺失,拟订公司工安再造工程,促使安全绩效显著改善。从1990年迄今伤害频率已降至1以下,而2006年创造0.12的佳绩,迄公司安全文化改善第二阶段结束之2010年,伤害频率降低幅度达79%,总合灾害指数下降达93%。1997年首先运用「中国式骨牌理论」,展开建立安全行为方案。其后2004年提出安全文化的评量指标,继而提出全方位安全文化模式,开始在台湾石油业、石化厂、制造业、交通服务业展开全方位安全文化评量与辅导工作。本文将介绍全方位安全文化模式发展、评量之情形、施测重要结果与辅导具体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