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单颗粒气溶胶质谱(SPAMS) 测量了2011 年11 月11日~18 日上海秋季气溶胶高污染过程中200nm -2.0μm 气溶胶粒子的粒径谱分布及其化学组成.对气溶胶粒子的分类结果发现,灰霾天(HD)期间大气中主要存在OC/EC、金属(METAL)、EC、二次气溶胶(SECONDARY)和K-Na 等5 种气溶胶粒子,其粒子数分别占总数的27.4%、3.4%、7.3%、45.6%和5.4%,二次污染显著.观测得到的5 类气溶胶颗粒中都包含铵(18NH4+)、硫酸(80SO3-、96SO4-、97HSO4-)、硝酸(NO2-、NO3-、H(NO3)2-)等二次离子组分,说明灰霾天(HD)期间这些颗粒都经历了不同的二次过程或与二次组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混合,且随着灰霾的生成和发展,气溶胶不断老化,二次气溶胶粒子(SECONDARY)的信号强度迅速增强.OCEC 粒子中97HSO4-的信号较强,说明SO2 可能在气溶胶表面发生多相反应,同时因有机物的存在对气态硫酸参与气溶胶成核和增长的过程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严重污染的条件下,气态硫酸和有机蒸气相互作用可能加速了硫酸-有机颗粒物的形成.从气溶胶类型的谱分布可以发现,新鲜的EC 气溶胶粒子排入大气后,其表面会不断附着铵(18NH4+)、硫酸(80SO3-、96SO4-、97HSO4-)、硝酸(46NO2-、62NO3-、125H(NO3)2-)等二次组分,EC 颗粒在老化的过程中其类型逐步演变成二次气溶胶粒子(SECONDARY)或其他类型的气溶胶粒子.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除了形成降水对气溶胶形成冲刷作用,使得二次气溶胶粒子(SECONDARY)和OCEC 气溶胶粒子数明显降低以外,也将有机胺(amine)带入内陆,在清洁天(CD)气溶胶粒子中形成新的TMA 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