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西尼罗病毒(WNV)为典型的蚊媒传播的黄病毒,可引起人类致死性的脑炎和脑膜炎,但目前其病毒-宿主的致病机理还不是十分清楚。目前来看,蛋白组学是研究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利用质谱的手段检测WNV感染宿主细胞的模型,得到了1657个显著发生磷酸化修饰的蛋白。我们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了生物信息学的富集和分析,并着重对富集在炎症通路上的蛋白进行了研究。通过利用siRNA的手段对其中检测出的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尼罗病毒(WNV)为典型的蚊媒传播的黄病毒,可引起人类致死性的脑炎和脑膜炎,但目前其病毒-宿主的致病机理还不是十分清楚。目前来看,蛋白组学是研究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利用质谱的手段检测WNV感染宿主细胞的模型,得到了1657个显著发生磷酸化修饰的蛋白。我们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了生物信息学的富集和分析,并着重对富集在炎症通路上的蛋白进行了研究。通过利用siRNA的手段对其中检测出的三个蛋白的pathway和功能进行了验证,证实了这三个蛋白对WNV引起宿主的炎症起了一个重要的作用,调控了炎症因子的产生。本研究对进一步了解WNV感染宿主的机制以及针对抑制炎症的药物开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一个基础。
其他文献
本研究将Mhp ATCC25095株感染健康仔猪,建立猪肺炎支原体动物模型.外源重组表达的CatL,将其与Mhp一起气管注入健康仔猪,然后分别于感染后3天、14天、21天、28天剖检,检测呼吸道中SIgA分泌量与Mhp活菌数,各免疫细胞中CatL表达量,分析SIgA与Mhp的相关性、CarL与SIgA的相关性,CarL与Mhp的相关性.采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猪肺泡巨噬细胞(PAM)中C
cfr基因介导对包括利奈唑胺等五类药物耐药.以2013-2014年我国猪源MRSA为研究对象,获得cfr在MRSA中的流行情况.cfr阳性率为2.39% (11/460),分子分型结果:ST627-t002-dt12w-Ⅵb(n=3),ST6-t304-dt12w-Ⅵb (n=2),ST9-t899-dt12w-Ⅵb(n=4),ST9-t899-dt12ae-Ⅵb(n=1)和ST63-t899-d
流感病毒的频繁重组不仅能影响病毒的毒力和传播特性,也是产生新型流感病毒的重要途径。目前,H9N2和H5N1禽流感病毒在我国呈现出地方流行性。为了评价H9N2和H5N1病毒潜在重组的能力,以及评价其重组毒株的潜在威胁,我们基于H9N2和H5N1毒株构建了一系列的重组毒株。本研究以一株对小鼠低致病性的H5N1毒株为骨架,逐个将当前流行于我国的优势基因型(S基因型)的内部基因替换上去,拯救了一系列病毒,
2013年12月,江西省南昌市报道了首例人感染H10N8禽流感病毒的案例.事件发生后,我们分离到两株H10N8禽流感病毒,一株来源于患者的临床样品,另一株来源于患者感染前曾接触的活禽市场里采集的鸡的拭子样品.本研究对两株H10N8禽流感病毒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小鼠实验结果表明禽源的H10N8流感病毒呈非致病性(MLD50>106EID50),而人源的H10N8流感病毒呈强致病性(MLD50=1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给养禽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也可能引起人的发病死亡,给公共卫生带来严重的威胁.然而在自然进化和疫苗免疫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禽流感病毒不断演化,在我国已出现了多系簇(clade 2.3.2.1,7.2和2.3.4.4)和多NA亚型(如H5N1,H5N2,H5N5,H5N6和H5N8等)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共流行的局面.本研究对一组NS1截
2009年,于上海某鸭场分离到一株H4N6亚型禽流感病毒(42-2/H4N6),为了追溯其遗传进化特征,我们在上海的活禽市场进行了病毒监测。共分离鉴定得到7株H4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遗传进化分析表明42-2/H4N6的HA基因与其余5株分离自活禽市场的毒株亲缘关系较近,这说明病毒可能由活禽市场通过鸟传播至养殖场。我们选择鸡、鸭、小鼠为模型动物,研究了各毒株对不同动物的致病性。虽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染病,目前为止,疫苗是控制抗禽流感最为有效的手段.本文以禽流感病毒保守蛋白NP和M1通用型疫苗为研究对象,克隆了A/duck/Xuzhou/07/2003 (H9N2)毒株的NP和M1基因.构建了能融合表达该毒株NP和M1蛋白的重组乳酸菌NC8-pSIP409-NP-M1-DCpep.此株重组乳酸菌表达的83 kDa融合蛋白对H9N2亚型禽流感NP单克隆抗
新城疫病毒(NDV) HN蛋白在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和病毒成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影响病毒毒力和组织嗜性的重要因素.HN蛋白具有受体结合、解离及促膜融合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目前已报道的HN蛋白长度至少有9种,为评价NDV HN蛋白长度多样性对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以基因Ⅶ型代表毒株SG10为模式病毒,构建了一系列含截短和延长HN蛋白的重组NDV,并对其毒力、生长特性和HN活
新城疫病毒(NDV)通过在其P基因保守位点(5-AAAAAGGG)插入1个或2个非模板G编码附属蛋白V和W,这些蛋白在抗宿主免疫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对不同毒力NDV P基因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利用下一代测序技术(NGS)检测LaSota和F48E9感染细胞后不同时间点P基因编辑变化.几十万的数据产生及分析后发现NDV P基因编码频率在强弱毒中相似,分别为48.63% (LaSo
本研究围绕着VLPs如何诱导DC成熟以及抗原递呈为核心科学问题,以病毒样颗粒特性以及免疫应答性质为研究目标,通过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不同组装类型的NDV VLPs,以此为免疫原刺激DC并检测成熟相关分子.结果 表明,以M蛋白为骨架配合HN蛋白可组装形成NDV VLPs,经Westem Blot可检测到相关目的 蛋白,在电镜下可观察直径约100nm的病毒粒子,具有囊膜突起以及完整空心结构.V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