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全球化传播是一柄双刃剑—在带给人们浩瀚资讯与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单一化了发声体与意识形态,构建出一个声强者愈强,声弱者愈弱的极不平衡国际舆论环境.在这个西方主场的舆论场里,中国主流媒体在一次次敏感新闻事件上集体"失声",对西方主流媒体的不实报道毫无还手之力.如何在举步维艰的国际舆论战场反戈一击,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造成此种传播局面,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主流媒体制度不为西方媒体及受众的价值观所接受,对中国
【出 处】
:
2009年软实力与政府传播国际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传播是一柄双刃剑—在带给人们浩瀚资讯与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单一化了发声体与意识形态,构建出一个声强者愈强,声弱者愈弱的极不平衡国际舆论环境.在这个西方主场的舆论场里,中国主流媒体在一次次敏感新闻事件上集体"失声",对西方主流媒体的不实报道毫无还手之力.如何在举步维艰的国际舆论战场反戈一击,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造成此种传播局面,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主流媒体制度不为西方媒体及受众的价值观所接受,对中国主流媒体传播报道的内容有一种天然的抵制情绪;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运用"软实力"开展公共外交,润物细无声地攻占意识形态高地.基于此,认为运用公民媒体进行公共外交,不失为一条解决之道.本研究是在公共关系学、传播学与国际关系学理论框架下,结合2008年春夏Anti-CNN网站反击西方主流媒体不实报道成功案例,分析公民媒体,特别是公民网络媒体,是如何在公共外交领域成功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反击作用的.本研究采用了质化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该网站参与运行者数据资料、点击率出现峰值的时间分布及峰值时期点击率和IP数量分析发现公民媒体在起到了主流媒体未能起到的反击作用.通过文献分析、话语分析、深度访谈等办法分析出公民媒体较之传统主流媒体更能有效传达给国外受众的原因.通过了解该网站的创办动机、运行模式和传播效果归纳中国公民媒体赢得公共外交胜利的几个关键性指标.最后,通过对Anti-CNN.com反击模式分析,抽象出中国公民媒体在公共外交领域运用软实力成功反击西方软实力的反击模型,并且发现这个模型是国际关系领域的卡尔·多伊奇的"五级瀑布模式"的倒推.并把它命名为传播学的"五级喷泉模式"反击模型.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其他文献
开展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对专业图书馆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能使专业图书馆占据唯一性的战略资源-科学数据,使图书馆工作融入到科研活动的知识创造过程中,成为科研人员的合作伙伴,开展嵌入式的学科服务.同时,也推动了图书馆信息管理学科的发展.图书馆更了解科研人员的需求,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基础,具备科学数据存储的硬件条件,具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具备开展科学数据管理与服务的优势.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管理与
公共外交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美国十分重视公共外交的开展.随着历史的推进,美国对公共外交的理解逐渐发生微妙的变化,也呈现出一些显著特征.美国在9/11后大力开展公共外交实践活动,也给他国带来了一些启示.首先,不能将公共外交简单等同于公关,不能简单地炒概念。其次,公共外交的行动要快速、及时。第三,重视交流活动。第四,重视发展本国的国际媒体在世界各地的存在及影响力,重视本国国际媒体的力量。第五,
如果说军事的威慑力和经济的竞争力是国家的"硬实力"的话,那么在信息社会和全球传播的时代,一国媒体对外传播的内容、传播策略和国际影响,则是典型的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全球化时代,随着媒体传播范围和影响的日益扩大,外交活动作为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经常受到媒体代表的舆论的影响.与此同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也在设法利用媒体,引导舆论,丰富外交手段,实现外交目的.媒体和外交经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媒体外交越来越受到
文化软实力作为国际竞争战略,时间并不长,这为各国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提供了近似的起跑线.在文化软实力领域的竞争,不仅应当认识到我国文化资源丰富,也应当承认"西强我弱"的现有局面.在面对现有环境时,应当重视文化竞争的自身规律,注重文化传播中的表达方式和话语权问题,使文化软实力能够深入人心。
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提出媒介人物对国家形象与软实力的影响,结合《时代》周刊上1949到2009年中国封面人物的变化,即政治媒介人物的减少、流行文化人物的增加,联系意识形态与文化理论,提出中国在对外传播中应减少政府显性参与,弱化政治价值观,进而减少中西意识形态冲突,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中国在近些年显示出通过新媒体来创造国际形象的热忱.国际互联网络,以其高传导速度、免费连接、多样选择及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优势,成为公众互动的平台.国家品牌和形象建设是一项与摩尔个性化紧密相联的活动,这点必须从本国公民以及国外相关组织个人的角度认知.《中国日报》是一份准官方报纸,其网站结合信息与娱乐,传递了中国认可的国家品牌形象,同时它也是中国与西方公众对话的重要工具之一.随着西方媒体对于环境问题的
中华文化在网络空间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播,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乐观.不同类型的文化网站风格迥异,彼此隔绝;网站内议题疏离,流于浅表;中华文化图景拼贴式呈现,意义碎片化.认为中华文化应该改变碎片化、拼贴化的网络呈现状态,以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为线索,使中华文化的网络传播空间形成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文化生态场域,使网络成为精神家园。
通过对西方国家对中国认识双重标准的介绍,分别从意识形态、话语平台、话语运用方面分析了中国的话语劣势,指出中国争取话语权在意识形态上,主动争取道德制和重建文化价值机体系.一手提倡多元文化价值,文化平等和价值观相对论.一手反对媒体霸权造成的另类专制,文化歧视,变相种族主义,及双重标准。语言平台上,多用巧用软力量,社会力量,中国文化历史民族资源;弱国家管制,实力的强调,及官腔空话.话语运作上,加强建设融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国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评价.在现代社会,随着媒体的高度发展,国际传播越来越迅捷,国家形象主要通过媒体塑造,要分析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首先要分析大众传媒对这个国家的报道.奥运会作为世界上最重大、参与国家最多的体育赛事,是媒体竞相追踪报道的全球性媒介盛事,对举办国的形象塑造营销具有重要的意义.2008年奥运会东道主国家中国具有古老的文明,悠久的历史,但因为后期衰落,其长久以来在国际上
在涉藏问题上,国际舆论和视角深受达赖喇嘛及其领导的“西藏流亡政府”的影响,这一小部分流落在外藏人声称他们“代表境内外六百万藏人”,向北京中央政府提出“大藏区高度自治”要求.流亡藏人、特别是在境外生长的藏人长期寄居在国外,对西方政治和媒体运作较为熟悉,善用英文及西方价值观词汇,使他们在西方舆论上独具一席,西方主要能听到的是这小部分藏人的声音.以藏族人的角度,通过对藏族人多元化宗教信仰的分析,研究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