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与地域文化

来源 :治水与中华文明暨李仪祉水利思想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zh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逐水而迁,择水而居,水对于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李仪祉,对我国水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其治水精神与大禹治水一脉相传,体现在因地制宜,科学创新,其内涵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本文结合本地实际,认为李仪祉治水精神是中国水文化的重要组成,治水精神彰显地域文化,并分析了目前水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指出加强地域文化建设需要加大对水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治水精神,促进全社会形成关心水利事业,支持水利工作,热爱水利人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水利标识的设置。三是发展以大禹及李仪祉等治水文化为内涵的水文化旅游。四是深化对大禹及李仪祉水治文化的研究,把水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推向深入。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分析秦淮河对古城南京的形成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指出随着南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秦淮河两岸逐渐出现了大量的违章建筑,各种污染企业也遍布于河道两侧.生活和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入秦淮河中,沿河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了南京的城市形象和市民的居住环境,社会各界反响强烈.2002年2月 ,市委、市政府决策实施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秦淮河环境整治工程的建设原则为: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李仪祉不仅是中国水利事业的一代宗师,而且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业教育家.本文通过对李仪祉创办以及参与创办学校的详细介绍,分析了其期治学宗旨和观点,指出其治水是为了兴农济民利物,注重借鉴中外先进治水经验,对外国的技术,中国古代治水的经验,去伪存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亲自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和专著,教育学生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宗旨,淡泊名利,脚踏实地,忠于职守,为人民作出贡献。 李仪扯深知教师水平的高低,是
本文通过对李仪祉先生治水思想的分析,指出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把西方先进的水利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治水方法融为一体,开创了中国近代水利科学,重视工程建设,更重视工程管理,泾惠渠从一开始就建立和实行了一套比较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使工程发挥了良好的效益。李仪祉先生是基于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大系统、大时空观来把握治水的,现代治水人应以李仪祉先生为师,勤修四德,勇敢地面对现实,真诚地尊重历史、尊重科学,为我国
中华民族几千年治水史中,水利科技创新一直是推动治水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水利科研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面临着进一步加快创新步伐、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重要任务.本文梳理和总结我国古代、近代、现代水利科技创新的特点、经验和规律,指出在水利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面前,新时期的水利科技创新要从中华几千年治水实践中学习宝贵经验,从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凝炼
水环境是城市发展所依托的重要生态基础.在城市水环境建设中挖掘水文化,不仅可以充实景观内涵,也能够引起市民的共鸣和心理认同,推动市民对城市历史的认知.而城市水文化的建设又提高了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整体品位,进而提升城市形象.本文通过对广州城市形象宣传语中的水文化的解读,研究了其标志性的水景观和水文化,环境中的水文化和大型事件中的水文化,指出城市一旦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城市形象要素就会转化为动力机制,聚
《河图》《洛书》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历史的奠基,其出现与先民的治水实践密不可分,治水实践是促成中华文明滥觞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文明的发展中,由于对水深刻的历史体验和感悟,使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观水的人文传统.通过观照水的德性来不断发掘人的德性,发现处理人事的规律,并最终凝聚成以水为师的民族智慧。
洪泽湖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洪泽湖遗产的最可贵之处应是它发展至今,仍然处于健康的"活体"状态,以石的坚硬与水的唯美来传承无限魅力,给地域经济也带来了无限生机.洪泽湖发挥水功能效益重在安全与清纯,建造了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不但滋养了这方人杰地灵的土地,也造就了洪泽湖的文明与辉
本文通过对济水崇拜的研究,认为济水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它而折射的民族精神,至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济水河逝源存、浇灌沃土折射出厚德载物、无私奉献的可贵品德。现今的济水之源,不仅仍是民间祭祀的场所和人们消闲游览的胜地,还倾其万泉之水汇流成渠,形成了济河灌区,浇灌着3万余庙的良田。更有奇者,灌区的上游,有一块“合瓦宝地”,建于元末明初。地下用三片扣瓦修成暗渠,旱能浇,
上古时期所流传的牛神崇拜及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为铁牛镇水提供了理论基础,使"铁牛镇水"获得了普遍认可.重要险工、桥梁、关津处安置铁牛来压制水怪的做法,更使"铁牛镇水"在中华民族千年治水历程中形成一种文化.本文研究了铁牛镇水的起源和几个典型例子,分析了铁牛镇水带来的文化启迪,指出镇水铁牛是中华先民在长期治水实践中的产物,是研究中华传统治水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中华传统治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散布于中华
李仪祉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水利科学家和教育家,本文通过对李仪祉先生治水思想的研究,分析了李仪祉治水思想在广东水利建设中的体现,指出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凸显了广东民生优先的治水思路,也体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水利厅领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这是广东水利之幸,更是广东人民之幸。广东水利“三转移”的提出和“六大体系”民生工程的实施,既及时又关键,件件涉及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