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中国北方城乡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基本分布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差异,提供可靠的流行病学数据,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人群水平和个体水平的干预,期望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社会及家庭负担。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6年8月—2017年5月,对全国12个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城乡筛查点进行调查,用问卷筛出卒中危险因素≥3个人群或既往脑卒中者或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的卒中高危人群,对以上人群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共有30859例人群符合筛查条件,排除684名资料不全者,最终由30175例纳入此次研究。其中脑卒中高危人群20785例,既往脑卒中人群6032例,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人群3358例,社区人群14461例,乡镇人群15714例。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54.53%,内膜增厚检出率为39.22%,斑块检出率为41.25%,狭窄检出率为4.05%;城市人群检出率均高于乡镇人群,分别为颈动脉粥样硬化56.47%Vs 52.74%,内膜增厚42.47%VS 36.24%,斑块形成43.77%Vs 38.93%,狭窄4.61%Vs 3.53%,表明城市人群总体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高于乡镇人群。按筛查来源分为城市组与乡镇组,分别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将各自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发现:男性、高龄、吸烟、高血压病、血脂异常、既往脑卒中、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两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城市组相比于乡镇组,人均食盐摄入量增加(≥6g/天)、中高学历、被动吸烟、脑卒中家族史、既往TIA为独特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城市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进步,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危险因素的流行率有了明显的改变,对疾病的影响程度也随之发生改变。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危险因素对血管壁长期共同作用产生的综合效应,此项研究中发现:对于传统危险因素而言,如吸烟、高血压病、血脂异常、既往脑卒中、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仍是共同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应关注的危险因素,城市人群因更多关注食盐量、学历、被动吸烟及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干预,以期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减缓其发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