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豚鼠血清IgE和IL-6、IL-17变化及消风宣窍汤的调节作用

来源 :第八届中医儿科国际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实验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发病机制中IL-6、IL-17和IgE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分析消风宣窍汤对这3种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方法:用卵蛋白滴鼻建立AR豚鼠模型,将60只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风宣窍汤高、中、低剂量组、氯雷他定组.灌胃治疗1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gE和IL-6、IL-17的水平.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gE和IL-6,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消风宣窍汤高、中剂量组IgE水平显著降低(P<0.01),IL-6,IL-17水平降低(P<0.05或P<0.01);低剂量组IgE水平降低(P<0.05);氯雷他定组IgE水平降低(P<0.05),IL-6,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1). 结论:消风宣窍汤降低AR的IgE水平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IL-6,IL-17水平实现的,两者呈正相关关系,提示IL-6和IL-17在AR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平喘方及拆方对于急性期哮喘模型小鼠TSLP、IL-6因子水平的影响,探究平喘方及拆方对支气管哮喘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60只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用卵蛋白等进行腹腔注射及雾化,建立哮喘动物模型,随机分为6组,并在7天灌胃给药治疗后处死,提取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药物治疗7d后,模型组TSLP、IL-6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空白组与地米组TSLP、IL-6水平无明显统计
目的:探讨免煎中药止咳平喘颗粒对婴幼儿哮喘患儿外周血DC共刺激分子的影响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2015年我院收治的符合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用免煎中药止咳平喘颗粒治疗,对照组用传统西药治疗,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外周血DC的表面分子的表达差异、辅助T淋巴细胞Th1和Th2的水平差异;以及DC表面分子表达与辅助T淋巴细胞相关关系.结果:CD80、CD86
目的:研究五虎汤对病毒诱发幼年哮喘大鼠肺组织T-bet、GATA-3、RORγt及Foxp3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SV诱导OVA致敏大鼠哮喘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成五虎汤高、中、低(4.752、2.376、1.188g·kg-1)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片,2.4mg·kg-1),哮喘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6组.治疗14d后,取肺组织,采用RT-PCR检测肺组织T-bet、GAT
目的:探讨天灸疗法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进行天灸疗法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天灸组和西药组治疗前后TGF-β1、Smads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天灸疗法能够显著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的TGF-β1、Smads3的表达,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灸疗法可能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调节从而降低哮喘的反复发作率
目的:探讨哮喘缓解期不同中医证型患儿的胃肠动力障碍临床表现和胃电图改变.方法:对60例4-12岁缓解期哮喘患儿填写病情基线调查表,记录其胃肠动力障碍临床症状,进行胃电图检测,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①60例哮喘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表现,存在纳差者60.00%,嗳气者70.00%,恶心、呕吐者38.88%,食后腹胀、腹痛者66.67%,大便秘结不畅者71
治未病思想,始于《黄帝内经》,在医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集中体现了"治未病".重视脾胃养护,顺应四时寒温,未病先防,这是治未病思想在儿科调护的要求.治未病思想对于小儿日常养护和防病治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的:观察益气固本胶囊对肾阳虚诱喘模型小鼠IL-2、IL-4细胞因子失衡及免疫球蛋白分泌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把96只雌雄各半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纯蛋白组、模型组、金匮肾气丸组、益气固本胶囊高、中、低剂量共7组,记录各组小鼠模型期,体表客观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血清中IL-2、IL-4及IgG、IgE含量.比较各组小鼠间的差异性.结果:益气固本胶囊中、高剂量组及金匮肾气丸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因表达的终产物.代谢组学通过监测生物体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来反应机体的生理或者病理状态.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疾病机制、疾病诊断、以及评价药物整体药效及作用机制等.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逐渐被用于儿科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中,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契机.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儿科呼吸疾病诊断和发病机制、中医证候客观化以及中医药疗效机制等方面的应用
综述近年有关婴幼儿湿疹的治疗研究.主要从婴幼儿湿疹的局部外用药物治疗、系统疗法、光线疗法以及中医药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在不同治疗策略下治疗小儿湿疹的研究进展.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探析毛细支气管炎中医风热闭肺证在尿样代谢物的变化.方法:收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风热闭肺证20例和健康儿童(对照组)20例.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两组受试患儿的尿液样本进行代谢图谱分析,并对潜在的生物标记物进行鉴定.结果:观察组患儿与正常对照组儿童在尿样小分子代谢物表达上存在着明显差异,研究筛选出10种差异性代谢物标志,初步反映了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