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针灸干预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消退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山东针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h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析早期针灸干预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水肿消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针灸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28d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26/30);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20/30),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脑血肿体积变化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将早期针灸干预运用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改善脑水肿状态,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结合电针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治疗的根性坐骨神经痛属于气滞血瘀证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和电针组各34例.电针组:治疗取穴,相应病变部位的腰夹脊穴,委中、阳陵泉等穴位,常规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用疏密波,刺激量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度,每次30分钟,每周6次,休息1天,连续2周.针药结合组: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芍药甘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抽搐发作、视觉、听觉、认知、感知及言语功能发育迟缓.根据脑瘫患儿发病特点,采用舌体透刺治疗脑瘫患儿构音障碍3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
目的:观察手指点穴在偏瘫痉挛临床中的疗效.方法:48例病例中,对照组24例采用康复治疗,手指点穴组24例采用手指点穴+康复治疗.结果:手指点穴组和对照组在综合痉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手指点穴可有效提高偏瘫痉挛的好转率.
目的:观察体应全息针法与常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体应全息法针刺后溪、束骨、承浆、正筋、正宗等穴治疗,对照组以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为主要结局指标评定患者颈痛及相关症状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目的:本课题从中医治未病思想出发,探究推经刺法对间歇期偏头痛中瘀血体质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并对各项需观察指标进行干预前采集.治疗组在间歇期运用推经刺络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发作期采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瘀血体质转化条目评分、大脑中动脉(MCA)血流流速、VAS评分以及偏头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
目的:观察温针灸加穴位埋线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对不同证型、胃镜及病理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将8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温针灸、穴位埋线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40例.温针灸、穴位埋线治疗取穴:中脘、天枢(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胃俞(双).针刺中脘、天枢、足三里穴得气后将精制温针艾条插在所有针柄上,用火点燃下端,每穴灸10分钟,待艾段燃完,继续留针20min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火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取小针刀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于治疗前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WOMAC膝关节评分和疼痛积分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膝关节评分和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目的:氨基葡萄糖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炎临床观察.方法:将30例膝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推拿、红外线治疗;治疗组在针灸理疗的基础上加小针刀及氨基葡萄糖治疗.结果与结论: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痊愈9例,显效5例,好转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83.63%.对照组临床临床痊愈7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71.42%.2组患者治疗后2月内未见明显
目的:观察运动针刺结合悬吊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9例门诊就诊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高树中教授的运动针刺法,给予针刺鱼肩、后溪、阳陵泉处压痛点,行强刺激手法,配合患侧肩部活动,起针后给予悬吊治疗,对照组用常规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相比治愈率及治疗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动针刺结合悬吊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电针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加内服中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穴位敷贴加内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敷贴加内服中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