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成都市制造业小微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各企业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水平,员工的职业健康情况.为本地职业健康主管部门在职能调整后(原安监部门转至现卫生健康部门),合理配置职业卫生资源,防治职业病,保障小微制造业工人健康,促进职业卫生工作向纵深推进提供参考.
方法:对成都市制造业小微企业进行现场调查、检测及评价.
结果:共调查、检测及评价52家制造业小微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严重的20家.成立了职业卫生领导小组、建立了职业卫生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制度50家,49家配备了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分布频次前11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依次为噪声、粉尘、锰及其化合物、高温、电焊弧光、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醛.共检测770个点位,637个点位符合国家限值要求.应体检1454人,实际体检675人,检出职业禁忌42人次.
结论:噪声、粉尘、锰及其化合物、高温、电焊弧光、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醛广泛存在小微制造企业中,应高度重视,尤其是噪声、粉尘.噪声、粉尘超标情况较多,防噪、防尘措施应重点监管.应严格按照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职业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