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吐哈盆地八仙口地段有机质与铀矿化关系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八仙口地段西山窑组不同地球化学分带有机质样品分析、测试结果,进行了铀与有机质相关关系分析,显示出有机质与铀矿化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进一步论述了有机质与铀矿化之间的关系,认为有机质在铀成矿方面主要起到两方面的作用:①表明矿石中主要吸附剂为有机质,吸附状态的铀主要呈离子状态(UO2 2+和络离子),并且该区有机质类型处于未成熟或褐煤阶段,对铀具有强大吸附能力;②该区铀矿床的铀矿石中的铀主要以铀矿物和分散吸附状态存在,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有机质吸附六价铀后将其还原为四价铀而形成沥青铀矿,导致有机质与沥青铀矿紧密共生。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顶空悬滴液相微萃取技术(HS-SDME)开展轻烃组分的定量和同位素比值分析。通过轻烃标样的直接进样和顶空悬滴液相微萃取方法进样的对比研究,表明顶空悬滴液相微萃取过程不会产生明显的碳同位素分馏,在最优条件下得到了较好的碳同位素比值重复性。指出顶空悬滴液相微萃取方法与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联用仪的结合可用于轻烃中碳同位素组成的测定,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进一步发挥地球化学实验技术的优势,研发了利用天然气指纹色谱检测技术,建立了合采气井产能动态监测新技术:利用高温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建立了油藏剩余油粘度预测技术;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建立了储层聚合物含量预测技术;利用激光共聚焦分析技术,建立了油藏剩余油可视化分析技术。上述技术扩展地质实验技术的应用领域,对油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国内目前主要的烃源岩测井解释方法都基于一个烃源岩测井响应模型,本次工作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的数据挖掘算法寻找测井值地球化学参数之间可能的组合,优选出与烃源岩评价相关程度较大的地球化学参数和测井值作为拟合的数据输入端,提高地球化学数据和测井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本文采用反相柱系统对准噶尔盆地的原油烃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重要系列化合物进行了识别,为原油中烃类化合物的反相柱系统分析和谱图识别提供参考。
文章介绍了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的研究背景以及天然气中微量组分的分类,通过样品处理前后对比并进行的重复性实验,得出利用SPME技术,不仅实现了天然气中微量合物的碳同位素分析,同时实现了常规组分(C1-C4)烃类化合物的同位素分析,有效的降低了分析成本。
本文利用硫同位素在线分析技术系统分析了普光、中坝、五百梯、磨溪、卧龙河、黄龙场等气田31个含H2S天然气样品硫同位素组成。
为测定蚀变碳酸盐准确的碳同位素比值,本文应用特定技术方法(正在申请专利),使得仅使用常规的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联用仪(GC-IR/MS),就能分别测定土壤中的△C的含量及其同位素比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很好的平行性和重现性,并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惠民凹陷南坡垛石桥-玉皇庙的一条剖面为试验检测该特定技术方法的适用性。
本文为探讨松柏有机质芳香烃组分,主要是萜类化合物及其地球化学意义,选取松树和柏树的枝、叶、皮,利用色谱和色谱-质谱联用仪,在长期低温模拟实验情况下,对样品的芳香烃组分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分析,介绍了松柏样品芳香烃的组成成分以及芳化萜类化合物特征及其早期演化。
本文介绍应用制备型中压液相色谱设备分离制备原油和岩石抽提物中含氧非烃化合物的方法。经实验研究指出,用仪器化的中压液相色谱方法可以对石油地质样品中的酮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和羧酸类化合物进行快速、方便的分离制备,使各类化合物都能得到足够的富集,从而获得良好的GC-MS分析效果。
本文根据近年来合肥盆地油气勘探取得的钻井、地震和地面地质等资料,以层序地层学为指导,以地震层序为框架,依据地震层序与区域构造事件的对应关系,结合古生物学、岩石学和同位素测年等证据,尝试性提出了合肥盆地陆相“红层”层序格架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