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元时期的经史翻译及其意义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金元时期以少数民族文字翻译汉文经史成为其时代学术发展的一种新现象。辽代以契丹文、金代以女真文、元代以蒙古文翻译汉文经史之书,目的各不相同,或着眼于历史教育,或重在发展民族教育,或关注国家的治理和政治的因素,致使所翻译之书的内容也各有侧重,但它们都有积极的意义。值得肯定的是,经史译刊提高了少数民族统治者的为政素质,带动了少数民族史学和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辽金元时期社会的文明进步。各族史家、文人参与其中,在不同民族语言互动中增强了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社会结构变革、家庭规模缩小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的农村养老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尤其在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发达地区,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原来农村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渐弱化,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社会化的服务.但是,由于拆迁后的生活成本大大上升,农村老年人没有足够的能力支付购买生活照料服务的费用,面临住不起、用不起的状况.政府、集体如何有针对性地创造条件来为这些农村老人安度晚
养老机构是养老服务提供的重要载体,在满足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方面需求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养老机构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养老服务业和养老机构加快发展.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拓宽养老服务业的资金渠道,加大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扶持,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深化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体制改革。
本课题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和养老机构中的护理人员(即正式护理人员)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其中绝大多数护理人员承担着老年人生活照料和护理方面的工作.而家庭养老中的家属护理人员、家庭直接雇佣老年护理人员(即非正式护理人员)暂不纳入本次调查范围.课题组分别针对机构护理人员和社区护理人员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问卷,并借助SPSS社会统计软件包对所收集的问卷调查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并辅以深度访谈所收集的资料,采用定量分
家庭长期照护是老年残疾人所主要采用的长期照护方式,随着中国老年残疾人群体规模的扩大,家庭长期照护体系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本文以2007年北京市老年残疾人入户访谈资料为基础,结合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北京市调查数据,深入剖析了北京市老年残疾人家庭长期照护体系的特征,包括家庭主体性,"差序格局"性,复杂性,集中性,持续性和长期性以及社区平台性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老年残疾人家庭
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一直将旅游列为全省的支柱产业,各级政府部门也出台了各类政策措施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少数民族怎样与游客进行互动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是什么?经历外来文化的冲击,他们是怎样看待自己民族的文化?这些文化元素和地位有没有经历重构?这些问题都是本文所要考察的内容。本文通过对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哈瓦村阿细祭火仪式的旅游人类学考察,来考量族群文化、记忆与认同如何在旅游产
本文从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原生态和传统、人类学的反思、大传统与小传统和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几个方面分析了原生态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并总结出国学实际上是原生态文化在历史上的沉淀、一种传承。每一个阶段,都有东西可以传承下来,可以说是建构,在重构,儒学本身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这样的。作为原生态的中国传统,即是一种传承,国学最基础的东西,都是更早的,述而不作也好,作而不述也好,总的是沉淀下来,记录下来的
屯堡文化是位于"喀斯特王国"——贵州腹地安顺一带的人文奇观.关于社会记忆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通过研究,笔者认为这种记忆并非为权力所影响的,而是与屯堡人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社区结构性的文化生态系统等有着重要的关联,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历史记忆的连续性对屯堡人族群稳定性的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言旨话”的概述,对“言旨话”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了“言旨话”承载屯堡人历史记忆的原因,指出了“言旨话”
本届论坛所讨论的主题是“人类学与原生态文化”,笔者指出对于生活在反生态现实中的当代人,原生态是想象出来的概念。并提出了两点理由对此观点进行分析。第一个理由是不希望效仿鹦鹉,加入众声喧哗的大合唱。独立思考是人文学者所需具备的最重要的个人素质。第二个理由,倘若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走向了原生态的反面,在现实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都鼓励着反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主义的意识形态时,所谓的原生态话语会潜伏
在笔者看来,深入辨析和讨论"原生态文化",需要有历史和生命两个维度,或言之应有动态和本体的双重视野.本文以侗族大歌为例对原生态文化的双重视野进行分析总结。笔者提出从“历史之维”与“生命之维”相结合的视野来考察与看待“原生态文化”及其相关的“申遗运动”等中国社会近代以来的“第三次浪潮”。这样的视野强调的是,从“历史之维”来看,第一,所谓的原生态文化是在历史之外,不在这个历史当中,不能用,也无法用现有
本文着重于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独特魅力和个性发展对策探研.通过对传承和弘扬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思考问题逆向化;发展手段超常化;生活习俗还原化;歌舞表演大众化;活动形式固定化;民族风情地域化;旅游产品地方化;城镇建筑民族化;传承弘扬法制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