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选用不同血液成分治疗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输血分会2010年第四届输血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ma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输注不同血液成分的复苏效果。 方法:SD大鼠32只,复制未控制失血陛休克(失血45%)模型。分4组,每组8只,Ⅰ组输注林格液+羟乙基淀粉(LR+HES),Ⅱ组输注LR+HES+自身全血,Ⅲ组输注LR+HES+自体红细胞,Ⅳ组输注LR+HES+人O型红细胞,观察休克前,休克1h,复苏2h各时间点血常规,心率(HR),血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 max)和存活时间。 结果:血常规各项指标各组休克1h,复苏2h与休克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Ⅱ、Ⅲ、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1),复苏2h与休克1h各组自身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存活时间,Ⅱ、Ⅲ、Ⅳ组显著长于Ⅰ组(P<0.01);HR、LVSP和±dp/dtmax,各组休克1h,复苏2h与休克前比较有显著变化(P<0.01),组间比较Ⅱ、Ⅲ、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1),复苏2h与休克1h各组自身比较均显著改变(p<0.01)。 结论:大鼠急性失血45%用晶体液和胶体液补充血容量,输注自身红细胞纠正贫血可以有效复苏,用人O型红细胞输注也有很好的复苏效果,没有发生凝血异常表现。
其他文献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常见的肠功能紊乱综合征,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且临床缺乏可以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异常。目前认为IBS是一种多因素决定的症候群,包括内脏高敏感性、脑-肠轴学说、应激、肠道感染、精神心理异常等。精神心理因素被公认为IBS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共同因素,IBS已被列为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之一。IBS属中医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是临床极常见的病症,但目前临床诊治用药极其混乱,不规范用药广泛存在,临床疗效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对中医药治疗IBS-C的客观评价。故临床上急切需要某些明确的客观指标指导中医临床辨证及治疗。近年来研究表明,IBS-C与肠道的动力失常有关,肛门直肠压力的监测除了为判断肛门与腹肌矛盾收缩提供客观依据外,其肛门压力及直肠感觉阈值的改变也在便秘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影响。笔者用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的一种病证,其中肠道功能异常导致的便秘,而各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者称之为功能性便秘。北京、天津、广州、杭州的人群调查资料表明,便秘的人群患病率为3%-17%,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多于青壮年。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西医对本病多采取对症疗法,常用泻药,多有副作用。中医对功能性便秘的辨治积累了丰富而宝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为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多数为自限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胆石症发病率的增高,我国A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约有20%-30%的病人病情可能会恶化,并出现器官衰竭或局部并发症,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以胰腺弥漫性出血和组织坏死为特征的疾病,它发病急骤,病情凶
王老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过程中,遵循中医传统经典理论,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善于创新,并结合现代医学,在多年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诊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笔者有幸跟师侍诊,纳其所授,获益良多,现对王嘉麟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泄泻乃中医内科常见病,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泄泻的记载:“清气在下,则生飱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后世医家对之亦多有论述。导师路广晃教授在多年的临床过程中,积累了治疗泄泻的丰富经验,现择其要者进行叙述。
反流性食管炎(reflex esophagitis,RE)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ex disease, GERD)范畴,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症状及组织损害,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其病情复杂,缠绵难愈,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心身、工作和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药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逐渐深入,运用中医药治疗RE积累了一定的经
反流性食管炎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性改变,严重者可并发食管溃疡或狭窄,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对于反流性食管炎,多数观点认为与肝郁化火有关,而多用辛凉药,诸如左金丸之类,然寒凉药使用太过,凉遏气机,阻碍胃肠蠕动,故患者药后虽然烧心、反酸症状会减轻,部分患者亦有胃脘胀满不舒等不适。本文指出脾胃属土,惟火能生,温通之法,温阳理气。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西医多采用抑酸药、促胃动力药以及黏膜保护剂等治疗,大多近期疗效明显,但复发率较高。近年来,笔者运用柴芩护膜汤治疗本病78例,并与西药相对照,取得较好疗效。
四逆散由柴胡、枳实、芍药、甘草组而成方,乃东汉张仲景所创。原方用于治少阴病热化或寒化证。吾师路广晁教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30余载,认为以其药物之配伍而言,可以用于多种疾病。本方所治应以透邪解郁、条畅气机为法。路师认为百病皆生于气,气郁而生湿,湿郁而成痰,痰郁而化热,痰热互结可成瘀、可伤阴,从而引起一系列变证。肝脾同居中焦,乃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共主一身之气,故发病之初,气机郁滞之时更易犯及肝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