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论述中医中药治疗高度近视进展.方法:从文献资料及现代研究论述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发病概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经验分享.结论:中医中药治疗黄斑病变值得关注.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论述中医中药治疗高度近视进展.方法:从文献资料及现代研究论述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发病概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经验分享.结论:中医中药治疗黄斑病变值得关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前后段联合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68例眼部前后段联合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对16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1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结果:在随访的165眼中,视力提高的有146眼,视力没有变化的有8眼,视力下降的有11眼.有黄斑出血或者出现视网膜脱
赵某,男性,45 岁.2016 年3 月患者行常规健康体检时眼科医师发现双眼黄斑区形态异常建议到眼底病专科就诊.综合患者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诊断为良陛同心环状黄斑营养不良。基因检查可以确诊此病,但临床上结合患者较轻微的临床表现以及详细的辅助检查亦能准确诊断。在随访过程中,无创性的检查如OCT、眼底自发荧光、60°视野以及视觉电生理检查对于判断疾病的进展情况具有重要的价值。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性黄斑水肿的中医证型及方药分析.方法: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2009-2013年间门诊和住院确诊为UM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中药治疗的163例(227眼)患者纳入观察.结果:研究得出中医证型10种,其中脾肾阳虚型47例(占29%)最多,共收集有效完整方剂72首,其中经典方剂16首,自拟方剂56首,经典方剂中五苓散使用频次排名第一,本研究涉及的中药一共有83味,总频数267次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大鼠关键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Lewis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EAU组(18只)和LXT组(18只).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结合蛋白(interphotoreceptor retinoidbinding protein,IRBP)免疫EAU组和LXT组大鼠,对照组大鼠注
目的:探讨改进型透明角膜三切口方法,表面麻醉下,利用前房灌注技术,对玻璃体切除术后的人工晶状体硅油填充眼,经瞳孔行硅油取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36例玻璃体切除术后人工晶状体硅油填充眼患眼,在行硅油取出时,表面麻醉下,采用颞下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23G灌注套管连接灌注液进入前房,保持连续灌注,并做透明角膜辅助切口,伸入T钩拨开人工晶体,使其偏向一侧,露出人工晶体与虹膜间隙,从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
山萘酚属于一种天然多酚类物质,存在于多种食物(例如蓝莓类和豆类等食物)以及某些中药(例如覆盆子、菊花、银杏叶和黄芪等中药)中,据文献报道:山萘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抗炎和抗癌等生物活性.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了山蔡酚对眼部不同组织细胞(包括角膜上皮、晶状体上皮、视神经节细胞、Muller细胞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氧化损伤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分子作用机制。
目的:研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occlusion,CRVO)性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与视盘水肿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确诊且无其他眼病的CRVO性黄斑水肿患者90例,应用光学相关断层扫描成像技术(optical correlation tomography,OCT)客观定量测量CRVO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fovea
C57BL/6小鼠是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动物模型常用的小鼠种系,以往研究证明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与γδT细胞相关,γδT细胞在EAU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本文拟通过研究EAU小鼠脾脏、淋巴结中γδT细胞的动态变化,探讨γδT细胞在EAU病程进展中的致病机制.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复方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视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6例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复方组、益脉康组和常规组.各组术后第2周开始分别服用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复方、益脉康片,常规疗法对照组不另服药.观察3组患者视力、眼底、视网膜电图变化情况及平均随访1.32年后视力和网脱复发情况.结果:中药复方组视力改善、眼底情况的总有效率为89.6%、暗适应和明适
本文整理总结中医眼科吕海江教授治疗AMD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通过整理、挖掘临床医案中的学术经验,理论总结与医案分析相结合,使临床经验得以升华,学术观点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便于更深入的研究和继承吕海江教授的学术思想,学术特点,使其丰硕的临床经验、独到的见解和有效的诊疗方法得以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