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为一套坳陷盆地背景下近物源的粗粒沉积物,岩心上可分为9类岩相,是在平缓斜坡背景下的浅水扇三角洲沉积,并形成了环玛湖凹陷的六大扇三角洲扇体,各扇体之间相互搭接连片.该类大型缓坡浅水扇三角洲的形成与三个地质条件密切相关,一是百口泉组沉积时持续隆升的周缘老山、稳定的山口为各大扇体提供充足的物源;二是具备盆大、水浅、坡缓的良好古地理背景;三是持续湖侵也是大面积砂体叠加连片的一个重要条
【机 构】
: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为一套坳陷盆地背景下近物源的粗粒沉积物,岩心上可分为9类岩相,是在平缓斜坡背景下的浅水扇三角洲沉积,并形成了环玛湖凹陷的六大扇三角洲扇体,各扇体之间相互搭接连片.该类大型缓坡浅水扇三角洲的形成与三个地质条件密切相关,一是百口泉组沉积时持续隆升的周缘老山、稳定的山口为各大扇体提供充足的物源;二是具备盆大、水浅、坡缓的良好古地理背景;三是持续湖侵也是大面积砂体叠加连片的一个重要条件.提出玛湖凹陷扇体分布受古地貌控制,山口、古沟槽及古凸、坡折等一级古地貌控制着扇体及相带的展布,主槽两翼平台区及次级沟谷、次级坡折等二级古地貌控制前缘相及次级朵叶体分布.首次建立了玛湖凹陷斜坡区百口泉组大型缓坡浅水粗粒扇三角洲沉积模式,有效指导了斜坡区油气勘探重大突破与储量快速落实.
其他文献
Betara隆起位于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弧后裂谷盆地Jambi坳陷北部边缘的次级构造单元,面积约1000km2.Betara隆起的基底是由侏罗—白垩系花岗斑岩、千枚岩和变质石英砂岩组成.已经发现了6个油气田,其主要目的层为渐新世Talang Akar组.构造圈闭已经钻探,这意味着发现新的油气田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基于地质综合研究、地震和测井解释,根据古地貌预测冲积扇群和风化壳,通过分析基底裂缝成因,
Caguan-Putumayo盆地是哥伦比亚重要的油气生产区之一,属于Andeans山前前陆盆地,包括Caguan和Putumayo两个次盆,其中Putumayo盆地南部勘探程度高,发现了大量的油气田,Caguan盆地勘探程度较低,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少,属于风险探区,油气地质条件与Putumayo盆地存在很大差异,而且目前仅发现一个稠油油田.本文综合利用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结合地震、钻井、地球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恩平组三角洲煤系及与其相关的陆源海相泥岩是该地区已经获得勘探证实的主要烃源层系.白云凹陷恩平组由T71、T72两个不整合面可以划分为三段;恩平组上段在凹陷北坡发育有大型海相进积三角洲,根据钻井及地震资料分析认为该三角洲发育三期三角洲,稀土元素证据表明,恩平组上段第Ⅰ期三角洲母岩中含有较高的沉积岩组分,供源河流也表现为近物源的辫状河沉积特征,结合区域基底岩性特征分析,认为该时期
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是基于油气藏的轻烃微渗漏原理衍生的地表勘探技术.油气藏中的轻烃部分(C1-C5)以微渗漏的方式通过上覆的沉积层,在近地表土壤中诱发专门食用轻烃的微生物生长,油气区的微生物浓度会区别于下伏没有油气藏的地区.通过分析微生物的浓度异常特征,对油气富集区及油气藏进行研究和预测.本研究在人工模拟条件下研究油气微生物异常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海相碳酸盐岩气田普光气田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展开微生物
沉积物中重矿物的分布受物源、构造背景和古气候、古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可将重矿物的研究应用于物源和沉积环境的分析.通过对塔里木盆地13口探井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砂岩35件样品中重矿物分析,提出以下几点认识:(1)塔北地区、塔中北坡区柯下段重矿物组合以石榴石+锆石+电气石的组合为特征,石榴石含量高,反映母岩主要来自变质岩,其次为岩浆岩;跃进1X-顺西2井区以锆石+电气石+石榴石组合为特征,反映稳定的
本文在对玉北地区4口井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系统取样的基础上,通过对所取270个样品的碳同位素数据综合分析,依据中央隆起区奥陶系碳同位素对比标准,根据4口井的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并结合岩电与牙形石化石特征,对4口井一间房组进行了准确识别与划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玉北地区一间房组地层分布情况.研究表明,玉北地区中西部普遍发育一间房组,地层厚度30~80m不等.玉北地区东部情况则稍有不同,一间房组仅在断洼区有
铼—锇(Re-Os)同位素体系在页岩油气领域的应用是近年国外学者研究的新方向.该体系不仅能够针对黑色页岩油气藏进行有效分析,预测黑色页岩形成时间,有效进行油气示踪,同时能够反映烃源岩沉积环境变化等重要信息.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埃尼公司,利用Re-Os同位素体系准确预测了西西里岛东南部Hyblean前陆盆地Streppenosa地层的年代和形成环境.杜伦大学研究团队利用Re-Os同位素体系分析,判识西
根据"动态物源"的研究思路,首次系统地利用层序地层学和古地貌分析技术实现了不同体系域下"动态物源"分布范围的精细刻画,有效地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运用该方法指导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内的岩性圈闭储层预测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位于崖城凸起东南倾末端的低凸起在陵一段低位体系域发育初期为面积较大的局部物源,在断层下降盘发育了规模较大的扇三角洲砂岩,该岩性圈闭成藏条件较好,有望成为崖南凹陷岩性
针对陆相碎屑岩低渗透储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延长组下部组合的低渗透砂岩油储层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沉积结构、成岩现象与致密化过程的非均质性,认识储集空间的非均质性分布规律与原油充注特征.研究发现,低渗透油层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其中一部分为含油砂岩,不合油砂岩至少可以分为3类:含水砂岩、钙质胶结致密砂岩和富含塑性岩屑致密砂岩,其中后两类致密砂岩多与中低级构型界面有关.
渤海湾盆地作为国内最典型的断陷盆地,其富油凹陷总体巳进入高勘探程度阶段,石油资源探明率超过50%,油气储量的发现难度越来越大,但其剩余石油资源为105×108t,仍是寻找油气储量的重要方向.在富油凹陷油气资源现状与勘探不均衡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必要在富油凹陷实施以重新整体认识、整体评价和整体部署为核心的二次勘探工程,以实现油气勘探的规模增储.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富油凹陷的二次勘探实践为例,论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