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衡水市作为董仲舒故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董子文化资源,董子的遗迹尚存,遗风犹在。衡水学院作为董子故里的本科院校,研究、传承和弘扬董子文化,并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教
【出 处】
:
第二届河北儒学论坛獻王治学精神暨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衡水市作为董仲舒故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董子文化资源,董子的遗迹尚存,遗风犹在。衡水学院作为董子故里的本科院校,研究、传承和弘扬董子文化,并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他文献
孔子圣化经历了几百年的过程,以子贡为代表的孔门弟子对孔子多有褒扬和赞誉,认为孔子近乎于圣人.孟子改造了孔子所持的"博施济众"圣人标准,更加强调道德高尚的重要,将孔子推
春秋战国之际"礼仪之辨"昭示出礼制由"仪"向"义"转变的大势所趋,在这种思想史视域中,老子忧患于忠信缺失、"非礼"频现,礼仪凸显、虚矫繁琐,遮蔽礼义、窒息生命之礼制现状,提
广义地讲,“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包括汉文化的主体,还包括了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所创造的各种文化,当今所说的“中华传统文化“或者“国学”,是以先秦诸子各派学说为代表思想
当考察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历史传统时,谁都不会忘记那些历史长河中试身手以"补天裂"、为国家民族喋血疆场的爱国军人,其所展示的军事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特有的魂灵和伟大,至
文章阐述了廖平对基督教的批判以及对儒教优越性的评论,在廖平心目中,弘扬儒教最重要的工作可能在于促进儒教现代化转型,而教义的现代化转型尤为关键。廖平后期的主要工作可以说
儒学伦理作为中华文化之根,对史学主题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传统史学的叙述者或史书修纂者,在叙事时皆无法摆脱当时主流思想儒家伦理的影响.无论是尊君、尽孝、旌节、彰义的史学
民族复兴就是在国家富强的基础上,中华民族的地位得到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承认、接纳,中华文明的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得到普遍地认可和尊重.中华文化是以道德著
儒家从重"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学习者"学以致道"的想象和意涵,以达到君子"内圣外王"的境界.学习者"学以致道"就要做到敏而好学以"知道"、举一反三以"悟道"、孔颜乐处以"修道
文章列举了汉书儒林传、后汉书儒林传及其他汉儒著作以及《东汉经学略论》、宾四先生《刘向歆父子年谱》等关于师法的内容,阐释了汉儒师法错杂之义。
《孝经》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长期以来,人们对《孝经》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