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语次浊上声字的演变

来源 :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enxj86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徽语次浊上声字经历了由清代“多数归阴上,少数归阳上”到今天“全部归阳上”这样的变化,这种音变过程反映的应该是层次问题(同源层次),读阴上是原来的层次。次浊上声字从休宁、屯溪的江湾直到紫阳镇,归阳上调的字数逐渐增多,读阴上调的字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语言的这种空间差异是语言时间发展序列的反映。
其他文献
苏州方言的连读变调模式是早为学界熟知的连调现象.但具体到人名的连调组合模式这个小课题,还没有很好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比各种人名组合的连调模式后发现:1、人名连调域的组合与人名本身结构没有必然联系;2、两音节人名无论快读还是慢读,都必须合成一个连调域;2、非入声首音节的三音节人名,无论单姓双名还是复姓单名,其连调组合模式总是2+1式;3、三音节人名最后一个音节虽然单独构成连调域,但其有可能发生变调.
会议
会议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自然环境,语言是维系人类社会的第一纽带,语言与地理关系密切.方言更与地理息息相关,山川河流是方言形成的主要因素,地缘地域是方言分区及命名的重要依据,地理因素渗透于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各层面.于是有语言/方言地理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语言地理学已进入GIS(地理信息系统)时代.GIS具有多重功能:空间定位,信息管理、查询与分析,多元制图,可视化表达等,近十年来,已被人类
山西方言入声韵的演变在今方言中的分合可以分为一下四种类型:(一)四组韵母型;(二)三组韵母型;(三)两组韵母型;(四)一组韵母型。(王洪君1990)通过对并州片晋语入声材料的观察,并州片主要是:一组韵母型,主要方言点:平遥、介休,一般为A?类;两组韵母型,主要方言点:太原、清徐、榆次、太谷、文水、交城、祁县、孝义、寿阳、榆社、娄烦、灵石、盂县,一般为a?类和(e)?类。
文章首先对新发现的福安方言韵书《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进行简要介绍,并首次指出目前所见到的福安方言韵书《安腔八音》实际上有新、老版本之别,确明老本《安腔八音》乃陆求藻仿《戚林八音》参考明梅应祚的《字汇》于18世纪中、末叶编成,新版由陈登昆与其师陆尚淋在原本基础上根据时音于20世纪初重新修缮,目前所见版本是陈祖蔚1953年对新版《安腔八音》的手抄本.这几个版本时间上应该是有较长一段间隔,从韵书内作
优选论是目前音系学研究中最具解释力的理论之一.它是由音系学家Alan Prince和认知科学家Paul Smolensky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提出后即被介绍到我国并应用于研究汉语的一些现象,如连读变调现象.其中尤以王嘉龄(2002a,2002b),马秋武(2005a,2005b,2009)对北京方言,天津方言以及南京方言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山东方言属官话方言区,其声调的研究以及连读变调的描
本文旨在进一步从古入声今调类的角度探讨每个官话方言区内部的差异性,从而进一步追溯各个官话区之间的近缘关系。李荣从古入声今调类在官话方言间所存在的共性对官话区进行了划分,这无疑使我们很好地了解了各官话区之间彼此的差异,但却令我们忽视了各个官话方言区内部古入声今调类演变的差异性,以及各个官话方言区之间的近缘关系。刘勋宁依据入声分化类型的多寡及地理分布,将官话分为三大分区,该做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探索各官
安陆方言的后置语法成分有“他”、“法”、“着”、“看”,它们都处在句子末尾,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都已经语法化为一个语法成分,形成特定的句法格式,表示特定的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
学界关于方言“子尾”研究的成果已不少,但系统研究晋东南方言“子尾”的论述还不多。本文以晋东南17个县、市的方言点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和借鉴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子尾”的语音特征、结构类型、语义特征、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做比较全面的共时描写和分析,并且和普通话进行对比研究,力求从整体上揭示晋东南方言“子尾”丰富多彩的语言事实,进而归纳总结特有的规律和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