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汉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强烈的“留根文化”传统,然而要追问的是这“根”究竟该是怎样的根?真的只是将老宅翻新而把“祖基地”守住就堪称完美了吗?这样的根是否过于狭隘了?那么更大更深刻的“根”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所应当留住的应该是村庄的历史之根,而古民居正是承载村落历史记忆的最好载体。如若村民能悟得此理,那么龙现村古民居的命运将会大有转机,几十年之后龙现村的古宅也许不止延陵旧家一处。事实上华侨是最容易有乡愁感
【机 构】
: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出 处】
:
2017年度研究生农业文化遗产与民俗论坛暨农业文化遗产学与民俗学视域下的乡土中国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强烈的“留根文化”传统,然而要追问的是这“根”究竟该是怎样的根?真的只是将老宅翻新而把“祖基地”守住就堪称完美了吗?这样的根是否过于狭隘了?那么更大更深刻的“根”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所应当留住的应该是村庄的历史之根,而古民居正是承载村落历史记忆的最好载体。如若村民能悟得此理,那么龙现村古民居的命运将会大有转机,几十年之后龙现村的古宅也许不止延陵旧家一处。事实上华侨是最容易有乡愁感的,古民居保护若能以历史记忆与乡愁为出发点,或许更容易有成果。
其他文献
清代是湘西历史时期农业开发的高峰时段.文章以地方志及相关史料为基础,并借鉴学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比照年鉴学派长时段理论,首先抽绎清代湘西农业开发的历史背景,然后着重探究清代湘西农业开发的具体表现以及缘由.力图从农业开发的角度来把握其内在本质,以审视当代湘西农业发展的方向.
中国古代土地神信仰历史悠久,其发展贯穿中国史前史后.对中国古代土地神信仰的研究,就是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古代人民意识与文化的研究.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土地神信仰变化伴随着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发展.中国古代民众的主体意识在土地神信仰中表现为与自然环境的主客体分离,土地神信仰中所展现的现实世界的模式,以及信仰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的能力的自信和欲望的肯定三方面.可以说土地神信仰的主体意识可以随处察觉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羊拉乡位于滇、川、藏三省交界处,西北部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相邻,东部与四川省甘孜州的得荣县和巴塘县相邻,被誉为“鸡鸣三省”之地.羊拉乡属于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区域,境内共有7座格鲁派寺院,是云南省藏区29个乡镇中藏传佛教寺院最多的乡,而寺院是羊拉乡宗教文化的中心场域.佛陀说“佛法不坏世间法”,宗教在满足藏民最基本的信仰需求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整合和控制功能,对藏区的社会发展
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首批项目之一,浙江青田县龙现村稻鱼共生系统是传统生态农业的典范样本.它得以形成并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发展传承下来,主要在于该地独特、优越、适宜的生态环境与其他人文条件的结合.从生态民俗学的视角来考察以龙现村为代表的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将这一农业文化遗产置于社区生活背景中、置于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来考察,分析村民适应生态环境、利用自然资源的农耕文化、传统智慧,以及这一系统在现代社
在优良的稻作条件下孕育出来的安仁元宵米塑,是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制品,它在民俗节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安仁元宵米塑在传承过程中,从最初的祭祀、祈愿到后来侧重美食、观赏价值,其制作技艺在不断地改善和进步,塑造的形象也更加丰富多元.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以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何陆生的制作技艺为例,对安仁元宵米塑的制作技艺加以梳理,并对米塑形象的民俗寓意和工艺内涵进行初步探讨.
灵星祭祀是日月星辰等自然神灵信仰的一种,是西汉以来与先农、社稷等并列的农业祭祀之一,在以农为本的古代农业社会极受重视,并作为一种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官方祀典长期延续.毋庸置疑,灵星祠祀是中国祠祀文化和农业文明研究的题中之义.但目前学界关注焦点主要针对先农与社稷,对于位列农神祭祀之一的灵星祭祀鲜有关注,仅有数篇专题性论文曾作探讨.仅见的灵星祭祀研究,主要是对灵星祭祀与雩礼、先农祭祀之间的关系,先秦两汉时
中国是一个民俗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近几年对于民俗资源的开发越来越盛行.商业化的语境下,在开发和利用民俗资源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官”“民”关系问题也越来越凸显.本文以川陕界临地区烟霞山覃大仙信仰的开发为例,揭示地方性民俗资源开发中“官”“民”关系问题,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
本文以青海玉树地区的嘉那嘛呢石为研究内容,以历史渊源与宗教内涵为切入点,探讨作为重要文化象征的嘉那嘛呢石在当地发挥的社会统合功能.此外,嘉那嘛呢石作为一种起源古老的宗教习俗,在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下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因此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于藏传佛教文本史料进行了梳理与考证.具体分析了藏传佛教的涵化对于以嘉那嘛呢为典型代表的藏区习俗表现与文化构建带来的重要影响,以及在现代性背景下对嘉那嘛呢文化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农耕历史与民俗文化,是中国农民在长期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文化产物.二十四节气民俗的误读主要包括时空和信仰两个方面,重点在于俗信与迷信的混淆.本文将基于应用民俗学的视角,以对民俗误读的重释与认知为中心,根据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民俗事象,从农业哲学观念等角度对节气文化提出进一步思考.
葬礼是生者为去世亲人举行的告别仪式,被看作将死者的灵魂送往死者世界必经的手续.同时,丧葬仪式在沟通、重建家庭、宗族乃至村落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包括丧葬仪式在内的人生仪礼与民俗活动都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了演变,呈现出特殊的冲突与融合交错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