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明目丸对儿童弱视患者视觉诱发电位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n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明目丸对肝肾亏虚型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及观察该药对患者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以客观评价补肾明目丸治疗弱视(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为该药在临床应用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弱视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92眼以滋补肝肾、益精养血之补肾明目丸加配镜加遮盖治疗;对照组60例96眼,口服思利巴片加配镜加遮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指标的变化和视力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①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O1)。②两组视觉诱发电位指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VEP的潜伏期时值、振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O1)。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VEP的潜伏期时值、振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视力比较: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为46.71%,有效率为45.65%,总有效率达92.36%;对照组基本治愈率为29.17%,有效率为43.75%,总有效率达72.9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①补肾明目丸对肝肾亏虚型弱视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视力,使P-VEP-P100波的潜伏期缩短,振幅升高,从而恢复患者视功能。②本研究结果显示,弱视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屈光不正性弱视效果较好,屈光差次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效果差。③本药安全,尚未发现有毒副作用,本研究为该药在临床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比较客观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左心室肥厚是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室肥厚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一直是很多研究的焦点.然而,迄今为止连接的两个条件的基础机制还没有完全被理解.壁面剪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现被广泛接受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重要血流动力学因素,可能成为研究左心室肥厚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桥梁.故本研究初探血管WSS与具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的左心室肥厚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E)所获心肌应变加心脏扭转参数的新方法分析乳腺癌术后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功能,心肌综合指数(myocardial composite index,MCI)作为基于STE的新指标,是将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和心室旋转角度结合起来,可较为全面地反映心室力学的变化.本研究旨在采用MCI综合分析心肌应变与心脏扭转的方法,探测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肌的亚临床改变,探讨MCI在
目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在心衰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拟通过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技术,分析CRT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影响,并探索相关指标对CRT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组本院行CRT植入术的心衰患者74例,利用3D-STI分析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左室三维应变(3DS),长轴应变(LS),圆周应变(CS)及径向应变(RS),经心率标化的16节段三维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
目的:评价双腔永久起搏器植入后不同右室心尖起搏比率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远期影响.材料与方法:入选植入双腔永久起搏器且心室电极置于右室心尖部、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患者,行起搏器程控及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结果:研究共纳入83例患者,男性37例,女性41例,年龄73±9岁,52例心室起搏比率<10%患者(组1),31例心室起搏比率>40%患者(组2),随访时间38±23个月.统计所有患者,术后
目的:利用经食道超声对双腔静脉法原位心脏移植术进行术中监测,辅助移植成功.方法:采用百胜MyLab 9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食道探头于移植术中用M型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EF);用组织多普勒判断左室舒张功能(Ea/Aa),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记录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血流图;二维监测心腔内气泡.结果: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双腔静脉法原位心脏移植术式,保留受体部分上、下腔静脉、左心房、升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技术评价小鼠心脏超声检查方法,探讨小鼠心肌肥大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方法:应用动物专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59只小鼠(其中TR3-/-小鼠26只,TR3+/+小鼠33只;按照随机原则分为TR3+/++ AngⅡ组27只、TR3+/++PBS组6只、TR3-/-+AngⅡ组20只、TR34+ PBS组6只共4组).构建小鼠高血压模型,分别于埋泵前、后超声测量小鼠左心室心肌厚度,对比各组差
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再出血的原因.玻璃体再出血是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处理不及时往往导致视功能的严重受损,甚至最终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给患者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手术的目的不仅是要清除玻璃体内积血,提高患者的视功能,还要防止和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要求术者在手术的各个环节都要处理到位。玻璃体再出血的时间多在术后1-3个月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功能无明显改善的相关因素,以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促进视功能的改善.方法:分析医院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患者60例(76眼),眼底可见者术前行FFA检查,术中充分剥离或用玻切头直接切除新生血管膜,眼内注入曲安奈德(TA),充分造成玻璃体后脱离,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如伴有裂孔及牵拉视网膜脱离,采用眼内气体或硅油填充.随访6-24个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on of Drainage Fel Ursi (DFU) on the oxidation damage ofretina of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es rats.The diabetes rats were induced by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ion streptoz
探讨不同方式结膜切口在最小量巩膜外加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选取医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适合行最小量单纯外加压术患者38例(40眼).观察组20眼,结膜切口选在距角膜缘10mm的位置,根据裂孔大小做平行或垂直角膜缘的结膜切口,最后缝合结膜时,分别缝合Tenon囊和球结膜;对照组20眼行传统的角膜缘结膜切口,观察两组术后眼底视网膜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评估避开角膜缘的球结膜切口在最小量巩膜外加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