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平台不同加劲方案结构分析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应用于亚特兰蒂斯酒店海水中的两个升降平台,平台直径13.8m,高2m,SJ2行程4.1m,SJ3行程6.3m.提出三种结构方案:桁架体系、板柱体系和加肋体系.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分析优化,对建模方法进行讨论,对各个结构体系分别提施工方案并调研,做预算,总结各种方案的优缺点,认为桁架体系施工复杂,板柱体系和加肋体系是很好的选择.为今后FRP材料的结构设计方法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某水泥厂预均化堆场三跨(总跨度184m)三心圆筒壳的设计过程,阐述了结构选型、三心圆几何尺寸、网壳厚度及局部设置三层网格的确定原则,通过结构静力分析给出设计指标等信息,同时进行了结构特征值屈曲分析及非线性荷载-位移全过程分析,探讨了不同初始几何缺陷对网壳稳定性的影响.
在装配式钢结构中使用组合扁梁,能够降低结构高度、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工程造价,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对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在纵向抗剪承载力、翼缘板有效宽度、变形与刚度以及极限抗弯承载力等受力性能方面已取得研究成果的详细介绍,分析了影响其受力性能的具体因素和原因,并指出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组合梁结构亟待研究的问题,研究结果为完善型钢—混凝土组合扁梁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本文基于板—梁理论,运用能量变分原理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跨中布置单个侧向弹性支撑的钢—混凝土简支梁进行了弯扭屈曲分析,首次得到其二阶近似解析解.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验证了该近似解析解的精确性,并进行了理论屈曲模态与数值所得屈曲模态的对比.结果表明:所得的二阶近似解析解与有限元解吻合较好,误差在5%以内,且理论与有限元的屈曲模态非常接近,证明了该公式的正确性.
高层住宅建筑结构在方案设计阶段结构设计人员应与建筑师密切配合,初步确定剪力墙的布置,调整建筑方案中不合理的体型或布局,避免平面或立面不规则的出现;再经过详细的设计计算,形成优化的结构布置,为整体结构安全及成本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通过关键部位、关键构件的优化设计,得出优:秀的设计成果,从而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节能节材、经济合理,满足业主的需求。
针对非加劲钢板剪力墙较大面外变形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钢框架-网格密肋防屈曲钢板剪力墙,它与非加劲钢板剪力墙的主要区别为:在内填板两侧设置网格密肋,有效地限制了内填板的面外变形;仅在区格内形成交叉拉力带.网格密肋与内填板通过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避免加劲肋焊接时造成的焊接缺陷,且便于施工现场拼接安装.为达到网格密肋板的防屈曲设计初衷,详细介绍了网格密肋板的构造形式、受力机理、设计理论,并分别给出了肋
某粒子实验中心探测器,采用单层肋环型不锈钢网壳+有机玻璃球壳结构,本文对结构支撑柱位置、拉索截面进行参数化分析,并对该结构在自重、浮力、压力差、温度、地震等各种荷载工况下进行分析,得出撑杆轴力、网壳位移分析结果:同时根据安评报告提出的基岩人工波,对结构进行弹性时程分析,并与设计反应谱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最后提出后续研究应采用流固耦合作用来考虑岩体-纯水、液闪-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结构进行精细优化分
针对网壳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从精细化的本构模型出发,详细说明了地震作用下网壳结构有两种可能的失效模式,即动力失稳与强度破坏;并介绍了网壳结构强震失效判定的两种方法:基于模糊综合的网壳结构强震失效判定及基于应变能密度的网壳结构失效判定.另外,介绍了基于损伤积累模型的网壳结构抗震性能水准划分.在总结相关理论研究思路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结构的分析经验和结果,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借鉴
空间薄膜阵面结构具有重量轻、抗振性好、收纳率低、费用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新型天线.本文针对600m2大型薄膜阵面结构,利用数值分析软件ANSYS进行建模分析,考察在满足基频为1.0HZ的条件下,不同张紧系统方案对薄膜有效率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短跨跨距增加将降低薄膜有效率,而短跨跨数的增加则增大薄膜有效率.索膜应力比越大,薄膜有效率越大.二级张紧系统可以获得更大的薄膜有效率,并且随着内外索连接点数
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仓壁不同高度处局部荷载作用下钢筒仓的屈曲性能.研究参数包括局部荷载作用位置、内压及钢筒仓径厚比等.给出了各参数对筒仓屈曲模态和加载边中点上下方仓壁径向位移的影响.局部荷载作用位置不同,钢筒仓屈曲模态及应力分布有较大差别.局部荷载作用下,屈曲变形集中在局部,加载边附近产生较严重的局部屈曲.内压可使钢筒仓对初始缺陷的敏感性略有降低,并可减小局部荷载产生的径向位移幅值.
应用张力补偿法和逆迭代法对大跨弦支穹顶结构进行形态分析,通过与相关工程数据对比,验证了本文结构形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对考虑或不考虑上部单层网壳结构的下部张拉体系形态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自重对结构找力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