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从20世纪纳米材料问世以来,人们在此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基于尺寸的特殊光学性能使得半导体纳米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可望在激光、平板显示器、光能储存、单电子半导体管和生物探针等方面得到应用.但是纳米材料也有固有的缺点,如颗粒表面缺陷多、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高等,这些因素使体系极易形成团聚体而难以稳定;纳米材料多以固体形式存在,进一步的成型加工较困难,限制了其作为一种新兴材料的应用.
【机 构】
:
江苏省有机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江苏工业学院,江苏,常州,213016
【出 处】
:
中国化工学会2006年年会暨全国第二届化工新材料学术技术报告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世纪纳米材料问世以来,人们在此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基于尺寸的特殊光学性能使得半导体纳米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可望在激光、平板显示器、光能储存、单电子半导体管和生物探针等方面得到应用.但是纳米材料也有固有的缺点,如颗粒表面缺陷多、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高等,这些因素使体系极易形成团聚体而难以稳定;纳米材料多以固体形式存在,进一步的成型加工较困难,限制了其作为一种新兴材料的应用.而聚合物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成型加工性能,因此结合了纳米材料和高分材料两者优点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应运而生.在该复合体系中,功能化聚合物不仅仅起到稳定纳米粒子的作用,而且聚合物和纳米粒子之间的耦合作用常常带来潜在的应用价值.在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中,ATRP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不仅可以有效地对聚合物分子结构进行设计,还可以控制低分子量,防止聚合物卷曲缠绕.
其他文献
正烷烃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物,也是生物体脂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液晶化合物、聚烯烃类高分子材料分子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在微胶囊内受限环境中的结晶行为对理解更为复杂的聚烯烃的结晶和相转变行为以及理解生物体的一些复杂物理化学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另外,借助于微胶囊技术,将长链烷烃包覆在微胶囊中,再纺丝制备具有调温控温功能的相变纤维,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热固性材料蜜胺树脂为壁
本文对超临界C02/PMMA系统进行了静压条件下的发泡成型研究.用升温法和降压法考察了发泡温度和发泡时间对聚合物发泡性能和泡孔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泡温度和发泡时间同时影响发泡倍率.发泡倍率相同时,不同方法得到的泡孔结构不同.升温法得到的平均泡孔直径小,泡孔密度大,但泡孔直径分布不均匀.虽然降压法得到的泡孔直径大、泡孔密度低,但直径分布相对均匀.
本文采用无机阻燃剂Mg(OH)2阻燃聚烯烃弹性体POE,着重考察了阻燃剂Mg(OH)2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E体系中,Mg(OH)2用量的增加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氧指数,改善其水平燃烧和垂直燃烧效果,但只有在阻燃剂填充量为65%时才能达到最佳的阻燃效果.然而大量填充未改性无机阻燃剂Mg(OH)2会导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急剧恶化,适当的表面改性则很大程度上提
本文首先制备了稀土有机配合物铕-水杨酸-邻菲咯啉(Eu(Sal)3Phen)和镨-水杨酸-啉菲咯啉(Pr(Sal)3Phen),并将其按1:1的质量比机械混合后,以不同添加量加入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中,制成Eu,Pr(Sal)3Phen/LLDPE复合材料.并对该复合材料做了荧光性能测试,发现该复合材料能吸收200~380nm的紫外光,也能发射600~680nm红橙光,这正是农作物生长
以大麻杆为原料,利用直接炭化和不同温度下水蒸气活化法制备麻炭.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液N2吸附等温线分析法(BET)分别对麻炭的表面织构和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麻炭的空间宏观结构为多孔性的骨架结构,由彼此平行且直通的两种孔径的孔道构成,孔与孔之间由孔壁隔断.麻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而微孔孔容在600℃时达最大值.说明温度低于600℃时,水蒸气与碳进行的是
对近年来室温自交联乳液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综合论述,按照不同的交联反应类型,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室温自交联乳液体系的特点、交联机制、研发状况及存在问题.
1,8-萘酰亚胺衍生物因其优异的荧光性能而在织物染色,激光,传感器,led等等领域应用吸引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较于小分子而言,含1,8-萘酰亚胺基团的聚合物具有更好的光稳定性,可加工性及染色性.目前,得到1,8-萘酰亚胺改性的聚合物一共有三种方法:(1)用在市场上常见的单体,如苯乙烯,丙稀氰等和含双键的1,8-萘酰亚胺单体共聚,此种方法报导最多;(2)利用szuki偶联反应及yamamoto
目前,苯并噁唑衍生物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它在光学领域体现出很多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发光材料,增白剂,激光染料等领域.另外,蒽环由于有着刚性平面的大π共轭结构,常常作为各种光学化合物的母体,在光化学和光物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含有共轭基团的聚合物作为导电、光电和非线性光学材料可应用于很多领域,它们的合成与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Stiller及其同事开发出一类高性能新型聚合物材料-聚喹啉.由于这类聚合物材料展现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突出的机械性能,因而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更重要的是,由于聚喹啉材料具有电致发光、三阶非线性及光电导等优良的光学性能,使得此类聚合物可以潜在地运用在各种光电材料领域.与此同时,含有聚喹啉链段的共聚物同样受到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Ashwinik及其同事报道过带有共轭聚喹啉链段的无规
对于具有特定光、电、磁性能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是当今功能分子材料和分子器件研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课题之一.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具有性质独特、结构多样化、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不同寻常的光电效应、可使用的众多的过渡金属离子等特点,所以它们在非线性光学材料、磁性材料、超导材料及催化等诸多方面都有极好的应用前景,部分论文已对他们的磁性、催化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