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干旱灾害极为频繁的国家,淮河流域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灾害性天气出现的频次很高,同时受黄河长期夺淮的影响,历史上是我国水旱灾害最频繁的地区.半个世纪的治淮实践证实:淮河流域的旱灾在不断加剧, 70-90%的年份有旱涝灾害交替发生的现象.由于干旱自身的复杂特性和对社会影响的广泛性,干旱指标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地域和时间范围内,有其相应的时空尺度.因此寻求与淮河流域相适应的干旱指数,并利用干旱指数在我国江淮地区不同时段对干旱监测与预警十分必要.选用1960-2010年淮河流域35个地面气象观测台站的逐日降水、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实测资料,分别计算了35测站各自的Z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相对湿润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以及CI指数,利用《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安徽卷、河南卷、江苏卷以及山东卷的实况资料进行了详细比对.结果表明:对淮河流域夏秋季节的旱情反映最好的是CI指数,冬春季节反映最好的是降水距平百分率.但是CI指数不符合比例安徽34%、河南26.9%、江苏35.1%、山东50.8%;降水距平百分率不符比例安徽35%、河南37%、江苏33.5%、山东28.3%.另外从年份统计结果来看CI指数在安徽、河南内陆省份应用情况较好,其次是江苏、山东.利用秦岭--淮河以南213站1960-2010年51年的降水资料计算降水距平场作REOF分区,并分别对各区域代表站点Z指数序列作线性趋势分析、M-K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得出:1)我国南方五个分区岳阳站、广州站、丽水站、信阳站、巢湖站五个典型站点的年际及年代际波动幅度都比较明显,但都呈由干变湿的趋势;2)五个站点分别在1973年,1993年,1992年,2002年和1979年发生突变,突变后UF一直呈上升趋势,总体都由干变湿,五个分区旱涝异常具有相对一致的性质;3)中国南方地区夏季降水具有多时间尺度振荡的特点,存在2-3年,5-6年的周期.但Z指数和SPI指数在淮河流域应用效果不理想.MI指数采用彭曼方法计算,涉及因素较多,在淮河流域应用效果不好.后续对Z指数反馈干旱强度和持续时间进行修正,利用累积频率法重新确定淮河流域的Z指数旱涝界限值,设计区域旱涝指数模式,对于重旱、重涝和大旱、大涝分别给予一定的权重,得出最适合淮河流域的区域旱涝指数,最终得出基于区域旱涝指数的淮河流域的时空分布特征,具体结论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