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城市黑臭河涌广泛出现于正经历快速城市化过程的发展中国家,污水处理设施的缺乏是导致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其潜在的形成机制仍然未知。在本研究中,我们对位于华南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市内7 条黑臭河涌进行12 个月的理化及微生物监控。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城市河涌的致黑致臭与总有机碳(TOC)与总氮(TN)含量成正相关。由此可推断致黑致臭的主要原因来源于氨基酸(AAs)的累积与降解。基于16S rRN
【机 构】
: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广州 510275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广州 5102
【出 处】
:
2018第十届全国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黑臭河涌广泛出现于正经历快速城市化过程的发展中国家,污水处理设施的缺乏是导致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其潜在的形成机制仍然未知。在本研究中,我们对位于华南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市内7 条黑臭河涌进行12 个月的理化及微生物监控。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城市河涌的致黑致臭与总有机碳(TOC)与总氮(TN)含量成正相关。由此可推断致黑致臭的主要原因来源于氨基酸(AAs)的累积与降解。基于16S rRNA 基因的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水体动态微生物群落与其对应的底泥微生物相对比,可用作于城市黑臭河涌的生物标志物。水体黑臭的批次模拟实验进一步识别了碳(C),氮(N)和硫(S)是水体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关键元素,也是造成城市河涌水体致黑致臭的原因。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可解释的黑臭河涌生物地球化学演化机制的设想。本研究为城市河涌致黑致臭过程提供理论见解,并为将来黑臭河涌的修复提供指导意见。
其他文献
为探究生态岸坡构建的模式,本研究以江苏省白马湖为例,统筹分析水文、风浪、植物等因素,针对近年来水环境问题突出的现象,分别从陆向岸坡带、水位变幅带、水向岸坡带三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岸坡构建模式.通过本工程及其他一系列工程的实施,白马湖水质有一定程度提升,基本满足水质目标Ⅲ类水要求.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已被用于处理各种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污水处理技术,尤其适用于农村污水处理.本文通过对传统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人工湿地的一般操作和处理问题的分析,设计了以砖块、混凝土为主的建筑垃圾填料构建的实验系统,研究它们的效果.结果表明,建筑垃圾组合填料对COD、TN、TP和NH3-N的净化效率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去除经过沉降后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其中COD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锆掺杂镁铝水滑石,将焙烧产物作为吸附剂用于去除水中氟离子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镁铝比吸附剂除氟效果有明显差异,其中以镁铝比为3:1除氟效果最好;掺杂锆后吸附剂除氟效率明显提高,除氟率可达到98.7%.本文详细考察了水滑石焙烧温度、吸附温度、时间、溶液pH及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吸附剂除氟效果的影响.在室温及空速45h-1条件下,锆掺杂镁铝水滑石成型吸附剂的动态除氟容量达到47.6mg
世界上的淡水资源正处在日益增加的压力之下,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发展的同时、人口的增长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对我国水资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针对此种现象,本文从我国当前水资源管理的问题出发,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技术的同时,从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来探讨如何进行水资源的管理,并结合现代先进的技术,以期最终达到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土壤侵蚀已成为东辽河流域严重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准确掌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东辽河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对于合理制定土壤侵蚀防治策略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东辽河流域2000年土地利用/覆被特征,采用假设情景法构建了情景1城市用地扩张和情景2生态退耕两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景,结合GIS手段与SWAT模型分析了不同情景对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内城市化
生态驳岸是水环境整治及水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创新内容,是生态水利工程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生态驳岸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人工湿地中生态驳岸的设计原则,并结合大屯海人工湿地的工程实例,介绍了生态驳岸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对具有水质净化功能要求的人工湿地中生态驳岸的平面布置、结构选型进行了探讨.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自然资源,如何解决水资源供给不足而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就对现代水资源的现状和污染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防治对策: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民的环境法制意识;要继续宣传《水污染防治法》;从源头控制污染;大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研究解决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等。
在全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河湖治理工作已成为地方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河湖治理工作效率是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结合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流域近年来的河湖治理工作实践,从提高环境评估准确性、促进治理工作制度化、提高治理措施针对性、保证治理措施长效性等四个方面谈了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够对类似地方的河湖治理决策提供帮助.
世界最早水工程公认是都江堰,考察四川三星堆遗址后对此存疑.学界为遗址渠埂提出众多假说却无一确立.说渠堤是城墙城壕,却低矮无防御之功;又多不在城防之位;另有防洪说,防洪何须背工筑水平堤;又说堤埂既开口又何需筑堤,还有交通说管理说,迄今谁也说服不了谁⑵.经7年13次考察研究,才发现布满全城的渠堤及娃娃堰是中华民族先祖的伟大创举——水耕火种.筑堤引蓄水淹伐森林叫水耕;破堤排滤水晒干树和根点火焚林称火种,
西安2013年被水利部确定为首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经三年努力,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