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炭疽病菌对DMI杀菌剂天然不敏感机理初探

来源 :第十一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真菌引起的严重为害桃生产的重要病害.在美国,尤其是其东南部地区,造成了越来越重的经济损失.2012年、2013年夏季,在美国南卡莱罗纳州,桃炭疽造成了50%以上的采后果实损害.在我国,该病在江淮流域桃产区也严重发生.现已上升成为了桃树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生产上,对该病的防治主要依赖于DMIs类杀菌剂.但桃炭疽病菌对DMIs杀菌剂的敏感性具有种间差异.本研究从美国东南部地区及我国云南、江苏、山西等地的柑橘、大豆及海棠花上收集样本,测定了采自不同地区、不同寄主的Colletotrichum truncatum菌株,对6种不同的DMIs药剂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和DMI敏感菌株C.fructicola,C.siamense,C.fioriniae(其对6种DMIs类杀菌剂的EC50在0.03~16.2μg/mL)相比,C.truncatum及C.nymphaeae对腈苯唑及粉唑醇表现出抗性(EC50>50μg/mL).此外,C.truncatum对戊唑醇及叶菌唑表现出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7.4和96.0),对苯醚甲环唑及丙环唑也表现出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数分别为5.1和5.2).分析炭疽菌属真菌基因组,发现了可能编码14α-甾醇脱甲基化酶的CYP51A及CYP51B两个基因.从C.truncatum及其他不同桃炭疽种中,对2个CYP51同源基因进行了克隆.比较了不同桃炭疽种中CYP51基因的表达量差异,未发现其表达量和DMI杀菌剂抗性之间存在相关性.通过比较不同炭疽种中CYP51序列,初步推定C.truncatum中可能引起抗性的氨基酸位点,包括CYP51A中4个点突变L208Y,H238R,S302A,I366L;及CYP51B中三个点突变H373N,M376L和S511T.通过计算化学方法,模拟了不同突变位点对不同DMIs药剂结合所产生的影响,综合而言,CYP51A上的4个点突变均造成其和DMIs药剂结合较为松散;CYP51B上的两个点突变H373N、M376L在其和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及腈苯唑的药剂结合的5 (A)空腔中,从而对药剂结合起到关键作用.
其他文献
由Pilidium lythri引起的草莓褐色叶斑病是在草莓上发现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原菌首次在日本发现为害草莓,之后在波兰、巴西、比利时、美国和伊朗等地也有报道,国内目前仅在北京地区发现该病菌为害草莓.该病害对草莓叶片、叶柄、匍匐茎、果实等均可造成为害.目前,现有研究主要是关于P.lythri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研究,关于该真菌病害的防治却鲜有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采自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山东省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主要为害马铃薯和番茄,引起晚疫病.甲霜灵是苯酰胺类杀菌剂的典型杀菌剂,于20世纪70年代引入卵菌病害的管理.RPA190基因是RNA聚合酶Ⅰ复合体的最大组成部分,最近研究表明该基因参与了病原菌对甲霜灵的抗性.本研究连续3年收集了来自于中国云南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分析该病原菌的多样性变化对甲霜灵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012-2014年间,晚
马铃薯早疫病是影响世界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病菌群体结构的组成与变异直接影响着该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揭示我国部分马铃薯产区早疫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分析其对异菌脲的敏感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来自中国8省160株马铃薯早疫病菌株基因型多样性为0.492,不同省份群体多样性指数分布在0.333~0.675.马铃薯早疫病菌对异菌脲的EC50值范围为0.210~10.360μg/
Gray mold,caused by the fungal pathogen Botrytis cinerea,is on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 diseases of tomato grown in Hebei Province and the control of the disease is largely de-pendent on the applicati
会议
马铃薯黑痣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以带病菌种薯和土壤传播,在世界马铃薯主产区普遍发生,主要为害马铃薯幼芽、茎基和块茎,造成茎基部铁锈色病斑、植株矮小,叶片翻卷,菌核使新生块茎上带“黑痣”,降低块茎的商品属性,严重地块芽块不能出芽,缺苗断垄,明显减产.目前生产上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噻唑酰胺类杀菌剂噻呋酰胺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对丝核菌
小麦赤霉病发生严重时,造成产量损失的同时使得病粒率上升,籽粒中DON毒素积累增加,从而使小麦失去商品性.在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实际中,有效药剂、防治时间、防治次数是否能够提高防治效果以及最大的防治效益等,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地点在豫南唐河县桐寨铺镇,所用小麦品种为中洛1号,赤霉病自然发生,用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和30%多菌灵·三唑酮悬浮剂2种药剂,设置扬花期用药、扬花后7天用药和两次防治处
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不仅能引起产量损失,而且发病籽粒中含有毒素对人畜健康造成威胁.为明确对赤霉病不同抗感品种和药剂综合使用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选取中感品种2个(郑麦9023和西农979),感病品种9个(衡观35、中麦895、周麦18、矮抗58、郑麦379、周麦27、郑麦366、百农207和郑麦7698),在扬花期喷施48%氰烯菌酯·戊唑醇50mL/亩,于喷药后21天调查不同品种的药剂综合防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油菜菌核病是为害西南地区油菜生产的主要病害,啶酰菌胺近年来开始应用于防治该病害.本文旨在了解西南地区田间油菜菌核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现状,评估潜在的抗药性风险及抗性机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测定了112个野生菌株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其EC50值分布呈现连续的单峰曲线,近似正态分布,变化范围为0.009 0~0.235 5μg/mL,平均EC5
The mitochondrial alternative oxidase (AOX),a cyanide-resistant ubiquinol terminal oxidase widely present in higher plants,parts of fungi and algae,facilitates respiratory activity of mitochondria and
随着高产水稻的大面积种植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近年来水稻恶苗病大面积发生,严重威胁水稻安全生产.明确病原菌流行规律及其对药剂的敏感性,对病害的防治至关重要.2017年从浙江省金华、嘉兴和绍兴地区共获得134株水稻恶苗病菌,其中藤仓镰孢(Fusarium fujikuroi)101株,金华、嘉兴和绍兴地区分别为36株、32株和33株,分别占该地区种群的75.0%、71.1%和80.48%.根据多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