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分析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期间的物理环境与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方法:抽取上海市10所学校(五所中学、五所小学)的学生参与的284节体育课,采用Acti Graph GT3X+型加速度计测量284节体育课期间学生的中高体力活动水平(MVPA)。并对体育课期间的物理环境因素(课程长度、班级规模、上课地点、天气条件、气温、场地材质和课堂活动面积的大小)进行调查。2.1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2.1.1调查对象本研究选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2018-2019学年期间抽取来自上海市杨浦区、虹口区、浦东新区、静安区的5所小学和5所中学公立男女混合学校进行调查,每个年级取两个班级,共284节体育课。其中284个班级的课堂身体活动数据有效,有效率为100%。2.1.2研究方法观察内容:在测试前对观察员进行培训并要求观察员在所测试的体育课中记录以下环境特征:课程长度、班级规模(学生人数)、上课地点(室内、室外、组合)、天气(晴天、多云、阴天、多雨)、空气温度、场地材质和活动区大小(m2)。测试仪器:采用Acti Graph GT3X+型加速度计(ActiGraph,Ft.Walton Beach,USA)测量其身体活动水平。加速度计采样间隔设定为1秒。为了获得有效的测量结果,本研究将加速度计GT3X+佩戴在受试者的右前侧髋部(与髂嵴上缘齐平)。佩戴与测试前,需要专用软件的初始化操作。测试结束后立即取下装置,通过专用软件将数据信息下载到电脑并进行有效性筛选。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分钟数是通过加上每节课学生处于中等强度临界点以上的时间获得的。观察时间表:在2018-2019年7月至12月的5个月期间,在每所学校随机选择的3天期间进行观察。协调员设计了一个时间表,从年级、课程内容、每周天数和体育教师等方面对代表学校的课程进行抽样。在每次学校访问期间,要观察四节课,并且所选的具体课程直到排定的课程之前才被教师所知,并要求他们以通常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样,他们也不完全了解正在调查的具体类别。季节和课程多样性:考虑到季节性和课程多样性,10所学校的观察日以二个周期完成,每个周期观察一次,恶劣天气或学校紧急情况的课程被重新安排。划分四季常采用气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学者张宝坤分类法,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并且规定:气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A=0-10℃、B=11-20℃、C=21-30℃、D=31-40℃)。研究结果:结果显示,体育课中的MVPA%与班级规模和天气状况无显著相关性,与上课地点(混合>室内>室外)和课堂活动参与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和场地材质(混合材质>软地面>硬地面)呈显著负相关。体育课平均MVPA%为40.39%,低于美国健康人群2010年的50%的目标水平4结论通过检索发现国内关于体育教学的物理环境与课堂身体活动(使用加速计或其他客观仪器测试测试)的研究除了曾对香港的42所学校的105名体育专家教授的368节课期间儿童的活动进行了评估外,还停留于主观的问卷调查层面,包括调查对象对环境的自我感知和认识,而对环境的审计和评价工具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在此之前的研究也都并未用仪器测试课堂身体活动,仅仅是通过学生回忆获得课堂身体活动量。研究结论:综上所述,运用科学监控手段测量课堂中的身体活动量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需要更加关注横向与纵向研究;对于不同城市的体育教学环境研究,应该更加关注体育教学的物理环境中的空间因素;上海地区在体育课教学中应更加注重上课地点、课堂活动参与面积、温度以为场地材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