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对三峡右岸电站蜗壳段模拟施工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温度应力仿真计算,分析了产生较大拉应力的原因以及采取保温措施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从温度应力的角度而言,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是结构某些部位产生拉应力的主要原因。为此建议:对于尾水管锥管段表层三期混凝土和蜗壳周边混凝土这些非基础约束区,如果不能安排在秋冬季节浇筑,则应降低浇筑温度,至少按基础约束区的要求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加强降温散热、避免温度倒灌等其他温
【机 构】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 处】
:
水工大坝混凝土材料与温度控制学术交流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三峡右岸电站蜗壳段模拟施工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温度应力仿真计算,分析了产生较大拉应力的原因以及采取保温措施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从温度应力的角度而言,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是结构某些部位产生拉应力的主要原因。为此建议:对于尾水管锥管段表层三期混凝土和蜗壳周边混凝土这些非基础约束区,如果不能安排在秋冬季节浇筑,则应降低浇筑温度,至少按基础约束区的要求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加强降温散热、避免温度倒灌等其他温控措施。
其他文献
不同设备对绝热温升测试结果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对比了不同厂家的3台混凝土绝热温升测试设备测试结果,并对绝热温升设备率定方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设备在设备控温精度、控制方式、率定方式等方面的区别.而采用水率定绝热温升仪会使得测试结果比真值略偏高,进一步提出采用长龄期混凝土试块对绝热温升设备进行率定的新建议.全自动绝热温升设备可达0.05℃的控温精度能感应混凝土后期的
采用分离法尝试计算出碾压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水化热,粉煤灰的水化热28d龄期时约为中热水泥的1/3,150d时约为1/2.对散热条件较差的大体积碾压混凝土,粉煤灰的水化热特别是后期的水化热是不容忽视的.
石灰石粉来源丰富,经济易得,以此作为粉煤灰替代掺合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石灰石粉、粉煤灰和水泥按不同比例混合的三元胶凝体系的胶砂强度、颗粒级配、胶砂流动度进行了试验,分析了不同比表面积、不同掺量石灰石粉对胶凝材料体系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扫描电镜、孔结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水泥-粉煤灰-石灰石粉三元胶凝体系的水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复掺粉煤灰,可以提高石灰石粉水泥胶砂的强度和流动性;
思林水电站所处位置高温时间较长,实测极端最高气温39.9℃,混凝土浇筑最大仓面面积达到6200m2以上,为了保证大坝碾压混凝土的层间良好结合,控制入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是关键环节.因此选用适合于工程施工的高效缓凝减水剂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混凝土中通过掺入引气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碾压混凝土由于拌和物较干以及掺用大量的粉煤灰,在混凝土内引入一定量的气泡比较困难。为此,针对新疆严寒地区高抗冻碾压混凝土含气量的问题,对影响混凝土含气量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和保持严寒地区碾压混凝土含气量的技术措施。
厂房蜗壳阴角部位的混凝土浇筑时难以振捣,为保证混凝土质量,蜗壳混凝土采用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适当黏聚性的高流动性混凝土,它不易离析,能够填充满仓号内的空隙,在重力作用下自行密实,确保了施工质量,保证了工程进度,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配置大坝混凝土从技术角度上优先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掺合料已成为共识。然而从经济角度上,尤其对于周边缺乏中热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的水电工程来说,这一方案往往显著增加成本。从技术和经济对比综合评价,这一方案未必可取。本文涉及的云南龙江水电工程即属这种情况,因此综合比较混凝土不同方案的性价比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试验对比中热硅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分别与火山灰掺合料和石灰石粉掺合料组合的混凝土性能
本文针对目前世界最高的锦屏一级水电站拱坝采用的组合人工骨料,进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分析。
影响拱坝混凝土温度控制和混凝土开裂的因素很多,锦屏一级混凝土双曲拱坝在大坝本身的结构和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本文以控制大坝的基础温差和内外温差作为唯一的切入点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混凝土的设计温控标准和防止混凝土开裂为核心,从控制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和加强混凝土表面保护措施两个方面入手,紧紧抓住温度控制的关键点,总结出了适合锦屏一级水电站双曲拱坝混凝土的温控和防裂综合措施,用以指导施工,对实
龙滩水电站为大型碾压混凝土(RCC)重力坝,其温控分析是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采用生长连接模型对龙滩电站挡水坝段进行施工过程仿真分析,避免了单纯采用层合单元进行模拟时的并网过程,且实现了新老混凝土之间的平顺过渡,使得仿真过程更为简便,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根据对电站坝体施工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析结论,验证了降低夏季混凝土浇筑温度的必要性,同时应对次高温月份采取相应温控措施;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