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羌塘地体中央隆起区深地震反射试验剖面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ke_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土卫六表面存在着大量物质循环过程和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作为太阳系中在未来会被大量探测的一颗卫星,认为十分有必要提前通过现有的研究手段去深入了解土卫六表面发生的物质循环过程及其可能产生的一些结果,为未来的探测任务做好充足的科学准备。本研究将结合之前的工作,将适用于气体的同位素分馏理论扩展到固体和液体体系上,尝试计算在超低温条件下,N2和CH4的不同物态之间的同位素平衡分馏,以及一些简单的涉及CH4的光
为研究俯冲带流体作用过程中Si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作者选择加利福尼亚州Franciscan杂岩体中一套特征良好的变质橄榄岩样品进行Si同位素分析。经过反演计算得出,俯冲流体中的Si同位素组成接近地幔值。此外,质量平衡计算结果表明,俯冲板片变质脱水过程不会引起残余板片Si同位素组成发生明显变化。
Ba同位素也有望成为示踪地表物质俯冲再循环和壳幔相互作用的新工具。本工作通过对岛弧岩浆岩和洋岛玄武岩的Ba同位素研究,进一步了解Ba同位素在俯冲再循环过程中的分馏行为。样品中Ba同位素组成与Ba/Th有一定相关性,表明其源区的Ba同位素组成受俯冲流体的影响更显著。
形成于前寒武纪的条带状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简称BIF,或称为IF)是早期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球演化特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铁矿资源类型.前寒武纪BIF主要形成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晚期两个时间段.最早的BIF形成于3.8Ga,一直到2.5Ga左右BIF的产出达到峰值,到1.8Ga左右,全球大规模的BIF消失.1.8Ga BIF沉积的终止表明当时
得益于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技术的进步,单一分子内部的同位素分馏信号可以被精确测定,例如异位同位素分析.分子内异位同位素分馏信号的应用无疑为地球化学领域提供了另一个维度的信息.目前,相关的研究已经应用在丙烷的碳、氢同位素体系.丁烷(C4H10)作为天然气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大气中重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其分子内部异位同位素的分馏信号对于认识丁烷的形成和来源以及天然气的演化等都意义显著.因此利用
近年来,随着高精度Cd同位素分析方法的成功建立,Cd同位素的分馏机理与应用研究愈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为了提高对自然界中常见地质端元的Cd同位素组成和Cd同位素分馏机理的认识,测定了25个地质和环境标准样品的Cd同位素组成。
本研究第一次尝试对南海沉积物捕获器SCS-NW和SCS-N-03中沉降颗粒物的传统放射成因及稳定Sr-Nd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由于受到生物碳酸盐的干扰,沉降颗粒物的87Sr/86Sr和δ88Sr不适合示踪颗粒物的源区,除非具有足够的样品量以去除颗粒物中的生物碳酸盐组分。SCS-NW和SCS-N-03颗粒物具有相似的143Nd/144Nd和ε143Nd,使它们的示踪作用大大降低。可是,两个捕获器中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