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和血尿酸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别检测71例PD患者和79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尿酸浓度;迸一步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血尿酸和帕金森病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PD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男性和女性PD组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对应的健康对照组;男性PD患者血尿酸值水平高于女性PD患者血尿酸水平;在Hoehn-Yahrf分期中,女性PD患者中各分期间无差异;但是男性患者随着病
【机 构】
: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 550004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和血尿酸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别检测71例PD患者和79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尿酸浓度;迸一步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血尿酸和帕金森病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PD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男性和女性PD组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对应的健康对照组;男性PD患者血尿酸值水平高于女性PD患者血尿酸水平;在Hoehn-Yahrf分期中,女性PD患者中各分期间无差异;但是男性患者随着病情加重,血尿酸水平逐渐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
其他文献
内质网和线粒体是细胞内合成、分泌、加工和运输蛋白质等物质以及维持机体能量代谢稳定的重要场所,然而在面临创伤、缺血、缺氧等环境因子超负荷作用时,又通过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甚至死亡.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的首要因素之一,是医务工作者及患者所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目前,线粒体和内质网应激途径在诱导细胞凋亡及抗细胞凋亡研究中的地位日趋明显,现就内质网应
目的:探讨人抵抗素和人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1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特征,了解其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及其斑块特点,并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107例体检者做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抵抗素、脂联素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目的:比较北京(大城市)、泰州(中小城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见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关系的异同.方法:收集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5月-2009年8月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674例病例;泰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2011年7月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846例病例.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多种脂肪细胞因子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结果,将113例ACI患者分为无斑块组(39例)、稳定斑块组(34例)和不稳定斑块组(40例);采取酶联免疫法检测ACI患者发病<48h和14d时,以及31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抵抗素、内脏脂肪素(内酯素)、白介素-6(LI-6)、白介素-8(LI-8)水平.结果 (
目的: 观察外源性毒素MPP+作用对SIAH活性和α-synuclein泛素化、降解通路的影响.方法:取PC12细胞,分别用0.25、0.5、1.0mmol/L MPP+及1:100(2 μ g/ml)、1:50 (4μ g/ml)、1:25(8 μ g/ml) SIAH-1抗体处理细胞24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据细胞存活能力选取SIAH-1抗体及MPP+作用于细胞的浓度,再按实验要求把实
目的: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人野生型(WT)及致病突变A30P、A53T α-突触蛋白(SNCA)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Lent iVENUS-SNCA,并通过慢病毒侵染的方法获得过表达人野生型及致病突变A30P、A53T SNCA单克隆SH-SY5Y细胞株.方法:提取红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总RNA,通过RT-PCR方法扩增含有BglⅡ酶切位点的SNCA基因,T-A克隆后测序,测序正确者利用限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危重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入住NICU48小时以上、机械通气时间>24小时、入院时排除肺部感染患者44例,48小时内给予肠内营养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n=26例),48小时内未给予肠内营养分为非早期肠内营养组(n=18例).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部分营养指标(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APACHE Ⅱ评分
目的:通过对苏州地区接受溶栓治疗或未溶栓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尿酸与预后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尿酸在缺血性卒中扮演的角色.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1年苏州地区溶栓患者77例及未溶栓缺血性卒中患者110例.入院时一般人群特征及血清尿酸水平被收集,根据统计学方法四分位数分组将血清尿酸分为四组.
目的:探讨不同机制所致脑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收治的19例脑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危险因素、病因、症状体征,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探讨脑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结果:19例患者发病时平均年龄54.7±14.4岁(28-78岁),其中男性13例,女性6例,合并高血压病11例,糖尿病2例,既往脑卒中或TIA史7例.5(
目的:探讨CNS-PSS发病机制及诊断,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通过报道1例特殊病例,回顾近年来在CNS-PSS上的文献研究.结果:PSS可累及神经系统,并发中枢神经病变(CNS-PSS).结论:CNS-PSS病理基础由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单核细胞介导的血管炎所致.头颅MRI可帮助诊断CNS-PSS.治疗仍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