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实验采用超声和微电解耦合并添加过氧化氢的方法来处理丙烯酸废水,研究了超声、微电解和过氧化氢之间的耦合作用,分析了超声波功率、液固比、铁炭比、过氧化氢浓度、处理时间等各种因素对于丙烯酸和乙酸脱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超声功率60w,液固比20:1,铁炭比10:1,过氧化氢加入量500mg/L,处理时间10min,此时废水中丙烯酸和乙酸的脱除率分别为84.62﹪和15.1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采用超声和微电解耦合并添加过氧化氢的方法来处理丙烯酸废水,研究了超声、微电解和过氧化氢之间的耦合作用,分析了超声波功率、液固比、铁炭比、过氧化氢浓度、处理时间等各种因素对于丙烯酸和乙酸脱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超声功率60w,液固比20:1,铁炭比10:1,过氧化氢加入量500mg/L,处理时间10min,此时废水中丙烯酸和乙酸的脱除率分别为84.62﹪和15.14﹪。
其他文献
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在间歇搅拌反应釜中测定了醋酸和甲醇反应体系在不同温度下(313~323K) ,不同催化剂含量下[0.8﹪~1.4﹪(wt)]的常压液相反应动力学,得出了上述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数表达式。在实验范围内,反应速率常数与催化剂浓度呈线性关系。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二者关系符合Arrhenius 方程。该反应的活化能为33.45 kJ·mo-1l。
许多化工分离过程中,都涉及多组分系统的扩散控制的质量传递,相应的扩散速率计算对过程工程的精确量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Maxwell-Stefan 方程用于计算多组分溶液体系扩散传质的基本思路,并基于局部组成概念建立了半经验关联式,以通过二元体系的扩散性能以及Wilson、NRTL等相关参数推算多元体系的Maxwell-Stefan扩散系数。
原油的物性参数在石油工程中对于制定石油开采方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许多油田已到开采后期,油的粘度非常高,而已有的计算模型只适用于较轻的油品。本文针对高粘度油藏原油,对现有计算模型作了一些改进,其中包括拟合了二元交互参数;原油特征化方法的改进,考虑了稠油中有机固相的存在;改进了LVIS 粘度关联式,使其能应用于含沥青质体系的计算。经过实验数据的检验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得到了较令人满意的计算结果。
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菌体分泌的生物高分子物质,多为多糖﹑蛋白质﹑糖蛋白,也有发现为脂类和DNA。微生物絮凝剂能广泛应用在生物工程产品下游加工﹑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及废水治理等方面。与传统絮凝剂相比,微生物絮凝剂高效无毒,能生物降解,是现在絮凝剂发展的主要方向。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主要为细菌、霉菌、放线菌和酵母菌。本文从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了一株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BF-33,所产絮
当代人类文明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核心的工业化基础上的。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了很多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要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循环经济和绿色GDP,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建立以太阳能为驱动的生物圈内的物质和能量的全循环。因此寻找可再生的、清洁的、替代性新能源迫在眉睫。生物柴油是各国普遍看好的替代能源。本文介绍了发展生物柴油的优势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比较了目前的生物柴油各种生产方法的
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 以磷酸盐为缓冲液研究了温度、离子强度和酶解行为对酪蛋白粒子平均流体力学半径(Rh)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Rh 值在升温过程中发生不可逆减小; 随离子强度增大, Rh值先减小再增大; 酪蛋白在胰蛋白酶作用下, 溶液光散射强度对应于分子量大小先急剧下降再逐渐趋于平缓, 而Rh 值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 并推测了酪蛋白胶体酶解过程的结构变化模型即由原始致密的球状体逐渐舒展为松散而
本研究利用金枪鱼鱼皮为原料,开发了一种制备鱼皮明胶的新工艺。实验采用低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0.1﹪)、硫酸溶液(0.2﹪)、柠檬酸溶液(1﹪)对金枪鱼鱼皮进行处理,再通过水浴控温48℃(12 小时),过滤,离心,提取得到一定分子量分布的明胶,明胶产率为18.4﹪。检测了明胶的紫外吸收、分子量分布,利用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化RP-HPLC 法,对金枪鱼鱼皮和金枪鱼鱼皮明胶中的氨基酸种类及其含量
从羊毛中提取了角蛋白,制备了在室温下可稳定存在的角蛋白溶液,并用该溶液制备了角蛋白膜。分别考察了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对所得角蛋白膜的机械性质、含水率和气密性的影响,对所得角蛋白膜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其微观结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
以L-苯丙氨酸(L-Phe)为印迹分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对L-、D-Phe具有拆分作用的分子印迹壳聚糖(CS)/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杂化膜,简称CS/GPTMS膜。采用FTIR、SEM、EDX等手段对膜的物理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无机介质杂化可有效地提高CS膜的抗溶胀性能;CS与GPTMS间以化学键形式形成交联结构;无机硅介质在杂化膜内分布均匀;分子印迹杂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发酵液中木糖酸含量的方法,通过发酵培养基的单因素和综合正交实验,对莓实假单胞杆菌发酵生产木糖酸的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培养基配比:酵母粉:硫酸铵质量比为7g/L : 5 g/L,木糖65g/L,接种量10﹪,初始pH6.5,培养温度30℃。采用优化后培养基配比生产木糖酸,产量可达到59.1 gL-1。同时还研究了发酵过程中菌体生物量、木糖残余量、pH、产物木糖酸积累量等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