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气候适应型城市规划理念,积极适应气候变化,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现代城市化发展给当地气候和环境带来巨大影响,然而城市规划对气候信息的应用却非常有限。本研究以北京为例,构建气候适应型城市规划技术体系,主要包括:1)开展城市气候环境特征观测分析,明确局地风系统(山谷风、海陆风、河陆风/湖陆风、城市热岛环流等)时空分布特征,明确城市人为污染源分布状况,完成北京不同区域风玫瑰图和污染系数玫瑰图绘制;2)开展城市形态与城市气候功能分析,构建城市气候分析图,明确城市气候资源空间、城市气候敏感空间和城市气候待偿空间;3)开展城市气候资源多尺度数值模拟研究,城市尺度,发展城市形态可分辨的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城市典型月份和典型天气条件下城市热环境和风环境模拟,明确可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气候资源。中观尺度,发展适用于模式灰区的边界层研究方案,开展城市典型气候效益数值模拟评估;4)建立集静态的城市气候现状评估和动态的多尺度数值模拟、城市观测分析于一体的城市环境气候图系统,绘制城市气候规划建议图,便于规划师用"一张图"解决多种规划问题。提出城市热压缓解策略,提出城市风环境改善策略,提出城市空气污染扩散条件改善策略,编制城市气候规划导则,通过政府发文或部门联合发文的形式,明确城市气候规划应用策略。本研究建立跨学科的交流与协作信息平台,推动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城市气候和气候变化因素,为科学制定气候适应型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战略提供新方法和理论依据。目前,已在北京中心城和杭州建立了完整的城市环境气候图系统,研究成果均提出了系统性改善城市气候环境问题的规划建议,对城市规划编制及管理的科学决策具有指导意义,服务于当地可持续城市规划建设。图1为北京中心城城市气候规划建议图(经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脱密处理),提出一系列合理利用城市气候资源,适应气候变化,缓解城市气候问题的空间规划指引,主要在以下四方面:防范重风险,从规划预警的角度适应气候变化,应对气象灾害;塑造大格局,划定保护界,充分利用北京西北部生态冷源补偿区;引导风廊道,补充、修正北京现有一级、二级通风廊道;修补内环境,提出基于气候改善的北京存量用地更新前置指标体系。图2为杭州城市气候规划建议图,提出目前杭州热岛链带状分布,组团亲疏有别的热环境分布特征;划定杭州11条一级通风廊道,9条二级通风廊道,并以主要城市内河、公园、绿化良好的快速公路为框架,提出具有气候调节功能的"五横八纵"城市绿廊布局形态;将研究区的暴雨强度进行分区划分,以乡镇行政区位最小划分单元共将研究区暴雨强度分位17个子区域,并分别计算子区域内代表暴雨强度公式。从充分利用城市气候资源、合理调整城市生态空间结构、科学应对城市气候变化角度提出了杭州城市规划中的气候应对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