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来源 :中国土地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cs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绩效呈围绕中心城市圈层梯度递减分布的特点,现阶段云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无序流转现象普遍存在且流转多发生在城市(镇)近郊和公路沿线。云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路是: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引入耕地保护发展权市场交易模式,推进云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跨县区甚至跨州市合理流动,实现区域利益均衡。
其他文献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进行土地复垦活动前的必要工作,可以为复垦方案的确定和复垦技术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传统的评价方法在信息量大、数据关系复杂的适宜性评价工作中存在主观性强、精确度不够理想等缺点。本文通过在评价中引入GIS技术,建立各评价因子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库,然后对各评价因子图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划分评价单元图,进而得到待复垦区域的适宜性评价等级分布图,为矿区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指数及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等模型,对樟树市1996~2005年间土地利用结构及程度变化进行多视角、多维度分析,其中测得单一动态度均值为0.60%(三大地类)和0.69%(农用地二级分类);空间动态度均值为3.29%(三大地类)和5.30%(农用地二级分类);十年间樟树市综合动态度值为1.69%;各年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均为正值,表明逐年的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态势,19
遥感影像是土地调查的基础数据,在土地分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大范围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正射影像图进行地物的分类解译。本文采用了1∶5000的高分辨率Worldview遥感影像,结合一些新的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对四川省都江堰市进行土地分类,主要以专家根据解译标志进行初步目视解译,再根据外业数据修正完善,最后应用GIS软件,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来进行分类解译。本文应用Worldview遥感影
本文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数字化测量技术和网络化信息传输技术为支撑,全面阐述了: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和面积,掌握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市、县两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的重庆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工作内容;分别就重庆市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区(县)级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刚性需求增加,快速掌控城市发展对集约节约用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探求城市时空演化特征,定量测度城市扩展速度、扩展强度、扩展方向,分析研究区各时段城市形态特征及其演化趋势,揭示成都市区空间演化规律,为城市规划,促进城市平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农村宅基地自由流转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现在还有很多政策限制,但部分地区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征用后作为国有土地流转是目前宅基地流转的主要方式。从外部经济的角度,本文对这种流转方式进行了分析,发现问题,寻找流转的帕累托效率,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利于提高宅基地流转效率。
研究目的:本文从农村住宅面积变化的基本特征入手,探究影响其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数量分析相结合。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身发展的内外环境,划分了影响农村住房面积变化的五类驱动因素;借助相关数据,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求取了与住宅面积在统计上高度相关的4个驱动因子。研究结果:影响农村住房面积增加的主要因素在统计上表现为,第一产业的发展水平、城市水平与城市商品房的价格高低;其他
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创新是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现行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创新的建议:明晰农村宅基地产权主体,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加强宅基地规划管理,统一宅基地面积。
目的:通过对宅基地流转中地方政府和农民利益博弈分析,为宅基地流转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博弈分析和文献资料法。结果:长期的利益博弈下禁止宅基地流转不能够促使各方的长期经济收益增加。结论:宅基地流转的核心问题在于规范流转,政府应该通过严格保护耕地、宅基地收购和土地整理等多种流转方式、加强交易规范化管理,兼顾效率和公平,在不同地区开展宅基地流转试点工作,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逐步实现宅基地流转规范化和制
本文介绍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础底图生产背景情况、基础底图成果内容和成果提交情况,提出了底图成果有效整理方法和管理方式,重点分析了二次调查基础底图成果在加强国家层面耕地保护与监管中应用价值,以及其在建立全国宏观本底数据库和一张图系统建设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