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椒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ishao_minl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叶椒(Zanthoxylum armature DC.)为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植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其根、茎、叶、果实及种子均可入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从竹叶椒中分离获得生物碱、木脂素、酰胺、黄酮类多种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竹叶椒具有镇痛抗炎、保肝、抗菌、抗氧化、杀虫驱蚊等活性。目前,竹叶椒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醇提物的石油醚、正己烷、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而对其水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少。另外,研究证实竹叶椒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是其抗炎镇痛的有
其他文献
艾滋病作为引起人类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在临床上仍然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随着艾滋病治疗“shock and kill”新策略的提出和深入研究,为彻底清除HIV病毒,根治艾滋病带来了
槲皮素(quercetin, QT)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血脂、镇痛、抗血小板凝集、抗糖尿病并发症、抗炎、抗病毒、抗癌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且毒副作用低,具有良好的利用和研究价值以及广泛的市场开发前景。但是,槲皮素几乎不溶于水,脂溶性也较差,因此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纳米结晶混悬剂(Nanocrystal suspension, NS)是一种只包含药物纳米颗粒加少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一直是药物研发领域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对各类酪氨酸激酶在肿瘤细胞恶性增殖过程中作用的不断探索和认识,酪氨酸激酶已经成为了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许多有效的药物陆续上市,并且更多高活性药物分子正处于临床试验期。2-氨基噻唑类化合物对Src酪氨酸家族激酶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Dasatinib(BMS-354825)已经作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药物上市,2-氨基噻唑类化合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