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化学习作为一种将教育理念与游戏精神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打破了学生在传统学习方式中的被动学习状态,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游戏任务的同时达成学习目标,充分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领域的研究者逐渐认识到游戏化学习对于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性,并开展大量研究。但就学生游戏化学习过程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尚未构建出相对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的小学游戏化学习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不仅丰富了游戏化学习评价研究体系,扩展过程性评价理论的应用领域,同时有助于教师厘清对小学游戏化学习过程性评价理念的认识,为学生参与游戏化学习过程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参与游戏化学习的小学师生和研究领域的专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来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构建小学游戏化学习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为了保证小学游戏化学习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将指标体系用于教学一线中予以验证。本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初步确定小学游戏化学习过程性评价指标项和指标描述。本研究严格遵循评价指标项的设计原则,通过对游戏化学习特征和学生游戏化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分析,结合已有的游戏化学习和过程性评价研究的文献,提取关键词,并结合相关学习理论进行指标项初步确定与描述。同时,为了保证初步拟定结果的科学性,本研究根据拟定结果编制问卷,征求专家和教师意见,修正指标,最终拟定了小学游戏化学习过程性评价指标项。其次,确定一级指标并分配权重。此部分主要是通过李克特量表形式收集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以此来确定一级指标,即学习动机、课堂参与度、协作交流、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并且借助问卷调查的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各级指标项的权重。最后,验证游戏化学习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此部分将理论上构建起来的小学游戏化学习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实际学习当中,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来检验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合理性、科学性。应用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小学游戏化学习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准确、有效地评价出小学生的游戏化学习过程状况,并且指标项表述清晰,具有较强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