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教师的发展已然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而实现,而更多的是需要教师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和互享经验,进而生成集体智慧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教师实践共同体恰好为教师成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教师通过参与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活动,个人的见解和独立个性得到了尊重,共同体内部合作学习、信任和包容的文化也得以形成。而X名师工作室属于教师实践共同体,因此,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独特的意义。正是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X名师工作室的构建和运行为切入点,总结X名师工作室运行中的有益经验,探讨工作室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为推动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构建和运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本文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在具体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以下的结论:小学教师实践共同体运行的成效:一是推动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二是形成教师群体间的抱团发展模式;三是发挥共同体的示范性作用。小学教师实践共同体在运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构建和发展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政策变通;二是学校层面在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三是名师工作室内部在教师实践共同体运行中凸显的困境。完善小学教师实践共同体构建和运行的建议:一是保障机制的突破,包括:改进经费保障机制,提供成员学习的物质支持;设立时间保障机制,打造成员发展的实践场域;变革制度保障机制,赋予成员合理的共享权力;创建民主文化环境,增强成员自我的价值认同;建立动态评价机制,提升组织内在的发展活力。二是领衔人角色的构建,包括:增强个人魅力,演好“平等的首席”角色;提升学术素养,展现引领者的人格魅力;转变思维方式,发挥共同体的整体功能;构建共同愿景,点亮成员的前行路标;组织文化建构,生成互信的团队共识。三是成员身份的塑造,包括:融合教育情境,改善心智模式;深化教育理念,锻造名师风采;总结教学经验,增强反思能力;践行发展规划,提升内在力量;积极应对发展性评价,强化专业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