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膏的制备及其低温无压烧结成形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j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飞速发展,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如SiC等)因其优异的性能在功率器件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SiC大功率器件的应用给封装带来了很多挑战,比如封装器件需要在高温下稳定工作,以及实现优异的电、热和机械性能。然而传统的连接材料如无铅钎料和导电胶大多无法满足大功率器件的高温服役要求。本课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合成了应用于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封装的纳米银膏,并研究其低温无压烧结性能。  在100℃剧烈搅拌的条件下,用柠檬酸钠还原硝酸银得到纳米银颗粒,均匀分散在乙二醇中形成纳米银悬浮液。用相应的絮凝剂絮凝并离心悬浮液,得到乙二醇体系的纳米银膏。纳米银颗粒的平均粒径47nm;银膏的固含量为73%,水含量约为5%;250℃烧结后包覆层柠檬酸钠大部分分解。纳米银膏低温无压烧结连接的IGBT芯片结温比Au80Sn20钎料连接的芯片低20℃;纳米银膏250℃无压烧结薄膜的电阻率为8.36μΩ·cm。  研究了纳米银膏在低温无压烧结条件下,工艺对宏观裂纹以及微观组织中孔隙率、粒径和烧结网络的影响。印刷厚度和升温速率的降低会减少纳米银膏烧结表面的宏观裂纹。烧结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都会促进晶粒和烧结颈的长大,形成粗大的烧结网络,降低孔隙率。烧结温度从200℃上升到300℃,孔隙率和烧结网络周长分别降低67.7%和87.9%,粒径增加322.0%;保温时间从0min延长到120min,孔隙率和烧结网络周长分别降低36.5%和59.0%,粒径增加91.7%。  制备纳米银膏烧结连接金属基板的三明治结构试样,研究升温速率、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分析不同烧结参数下的接头断面形貌。随着升温速率的降低,保温时间和烧结温度的增加,互连接头的剪切强度逐渐增加。对于纳米银膏无压烧结连接1.5mm×1.5mm和10mm×10mm铜基板形成的三明治结构互连接头,2℃/min升温至250℃,保温60min的剪切强度30.1MPa。剪切断裂的位置有焊盘上的金属镀层、烧结银层-焊盘的界面层和烧结银层,其中300℃和250℃保温60min后的断裂位置在烧结银层或金属镀层上,说明接头的力学性能优异。
其他文献
本文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统一的二维相场模型及开发相应的程序来模拟核材料在辐照条件下空洞的演化行为,并且着重分析在晶界和温度梯度的体系中,二氧化铀中空洞的演化规律。参考其他研究人员的一些研究成果,这里我重新构建了所研究体系的自由能,其中包括基体自由能、空洞自由能以及晶界自由能,并将其表达为空位浓度、填隙原子浓度及晶界序参量的泛函数。通过Cahn–Hilliard方程和TDGL方程计算研究体系中空位、填
GH4199合金是一种高强度、可焊接抗氧化的镍基变形高温合金,主要用于飞机发动机相关部件,相当于原苏联Эп199合金,国内首次研究.该文对GH4199合金进行了初步研究.着重从以下
由于人们在含稀土锰基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如ReAeMnO(Re为三价稀土离子,Ae为二价碱土离子)中超大磁电阻的发现,使得该类材料成为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该论文
嵌段共聚物的不同嵌段由于热力学不相容性,导致嵌段共聚物发生相分离,形成多种自组装结构。很多研究表明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子能形成多种新型的自组装结构。这些自组装体在载体、催化、药物递送等领域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众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入的均聚物和纳米粒子的直径D与嵌段共聚物本体重复周期L0的匹配程度两个方面,然而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对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子的自组装结构的影响却很少有报道。因此,本文主要涉
我国水资源匮乏,淮河、海河等北方河流极度缺水,流域闸坝众多。基流匮乏、重污染是我国北方河流的典型特征。基流匮乏重污染河流治理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还缺乏成功经验与实践案例。淮河二级支流-贾鲁河是流经郑州的典型基流匮乏型重污染城市河流。在“十一五”及“十二五”国家重大水专项支持下,通过再生水大尺度生态补给,贾鲁河水质有了根本性改善。然而,由于城市尾水来源复杂以及当前工艺局限,再生水中仍含有种类繁多的微
作者探讨了基于知识工程设计的基本过程、特点和关键技术,将知识工程与三维造型系统相结合,通过三维设计系统和设计知识之间的迭代实现产品功能信息在设计各阶段、各部分之间
采用热不对称交错聚合酶链式反应(Tail-PCR)克隆云南磷矿来源昆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unmingensis)HL22-2的海藻糖合酶(TreS)基因HL22-2TreS,将该基因与表达载体pETM3C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