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与传统针刺的临床对比研究,探讨腹针在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病例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和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将符合标准的70例无前兆型偏头痛受试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选用腹针处方为:引气归元、滑肉门(双侧)、商曲(患侧)、石门(患侧)、中脘上或中脘旁(患侧);对照组的针刺处方为:太阳、角孙、风池、丝竹空、率谷、足临泣(均双侧)。两组患者分别完成4周治疗,2-3天一次,一周3次,每次30min,共接受十二次治疗。疗效评价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期三个时间段进行。本课题的治疗效果评价选取了VAS评分法和《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头痛评分法。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VAS分值、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头痛的发作次数等指标并进行评价比较。疗程结束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病例的头痛持续时间、头痛程度、头痛的发作次数等指标并进行评估。数据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课题根据病例选取标准纳入的病历数为70例,纳入研究的偏头痛患者均接受了足疗程治疗,最后纳入统计学分析的病例数为7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无脱落。全部病例基线信息如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治疗前的头痛评分值等成分积分及总分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两组基线特征差异皆无统计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组内比较:(1)腹针组:疗程结束后,VAS评分和头痛总评分以及发作次数、头痛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随访期头痛总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2)传统针刺组:疗程结束后,VAS评分和头痛总评分以及发作次数、头痛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随访期头痛总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疗程结束后,两组间VAS评分传统针刺组优于腹针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间的头痛总评分以及发作次数、头痛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两组头痛伴随症状、头痛程度评分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头痛总评分、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改善方面,腹针组优于传统针刺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疗效:治疗结束,腹针组总有效率为88.57%,传统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1.42%,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在急性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偏头痛上均有疗效;腹针在改善偏头痛的程度方面较传统针刺差:但腹针对偏头痛的预防治疗效果可能优于传统针刺,是一种可以临床上推广应用以及进一步探讨的特色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