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16年4月至10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王团镇宁夏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旱作节水科技园区进行,以大田春玉米为研究材料,春玉米水肥耦合试验灌水设4个水平,分别为W1(60%ET0)、W2(75%ET0)、W3(90%ET0)和W4(105%ET0),施肥设4个(N-P2O5-K2O kg/hm2)水平,分别为F1(60-30-30)、F2(120-60-60)、F3(180-90-90)和F4(240-120-120),另设一个高水无肥W4F0对照(CK)。研究不同水肥供应对春玉米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养分、水分运移变化规律的影响,论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春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有显著的水肥耦合效应。玉米苗期对水分和养分要求不大,株高差别不显著;拔节期随着灌水施肥的增加株高有显著增加,从拔节期到抽穗末期株高增加到最大;灌水处理W4和施肥处理F3组合(W4F3)为最有利于春玉米株高增长的水肥组合。对茎粗,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玉米茎粗逐步增加;在拔节期,玉米茎粗随灌水施肥的增加而增大,此生育期玉米植株对水分养分需求较高;抽穗期茎粗进一步增加,但施肥水平F4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灌浆期玉米茎粗减小,在整个生育期,玉米茎粗与时间呈抛物线关系,顶点大概出现在灌浆期与抽穗期之间。对叶面积指数,玉米在生长初期叶面积较小且各处理差异不显著;玉米植株叶面积指数随着灌水施肥的增加而增加,并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增加显著;总体来看,灌水施肥组合(W4F3)为最有利于玉米植株生长的最优的水肥组合。(2)春玉米干物质累积和产量也有明显的水肥耦合效应。玉米的穗长、穗粗随灌水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玉米凸尖长随施肥灌水量的增加减小;春玉米产量较大的灌水施肥处理分别为W4F4和W4F3,产量分别14.4t/ha和14.25t/ha;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在抽穗期与灌浆期之间增长最为迅速,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干物质累积最高的处理为W4F3;研究表明,灌溉水利用效率随施肥量增大而增大,灌溉水利用效率与玉米干物质量呈正相关关系,产量与灌溉水利用效率呈线性负相关;施肥量与灌水量对肥料偏生产力(PFP)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增加施肥量或灌水量可以增加肥料偏生产力(PFP)。(3)研究表明,滴灌施肥条件下,春玉米根区土壤水分主要分布在0-60cm,在生育期,土壤质量含水量最大可达到60cm垂直深度,60cm以下土壤质量含水量减小;在滴灌条件下,滴头下0cm处土壤质量含水量最大,40cm垂直深度以下距滴头不同距离处土壤含水量变化趋于一致;滴灌施肥条件下,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中,垂直深度40cm以下土壤层中硝态氮含量逐步减小;高水高肥处理下,在80-100cm深度土壤层中发生氮素淋失;灌水施肥处理对玉米植株氮素积累影响明显,玉米植株各器官籽粒氮素含量最大,玉米植株氮素积累量随灌水施肥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灌水施肥组合(W4F3)是最有利于春玉米生长和增产增效的水肥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