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关联第一、二、三产业,其快速发展不仅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对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而区域食品工业与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今后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基于此本论文选择了对长三角区域食品工业增长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以经济增长理论、环境价值理论以及产业经济理论为依据,综合应用投入产出分析、C-D生产函数模型,旨在对各区域食品工业间的联动情况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长三角区域食品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和特点。本研究首先从分析长三角区域食品工业总量特点、结构分布等现状入手,剖析了长三角区域与其他区域间食品工业的联动情况,并运用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长三角区域食品工业增长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长三角区域各省市食品工业增长情况做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长三角区域食品工业总量及结构都得到了优化,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长三角区域食品工业对全国食品工业部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其联系最紧密的为北部沿海区域食品工业;长三角区域食品工业增长的影响要素主要为资本、劳动力、技术、环境,目前,环境要素已成为长三角食品工业增长过程中不可完全替代的限制性生产要素,长三角区域食品工业增长模式正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最后论文还提出了加快长三角区域食品工业增长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