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它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文明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白瓷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分类,是在青瓷的烧制基础上产生的,比青瓷的产生晚了近2000年,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古陶瓷烧制工艺产生了质的飞跃,为以后的制瓷工艺奠定了基础。白瓷要求胎釉都呈白色,杂质含量特别少,铁元素含量不高于1%,比青瓷的烧制工艺要求高得多,它是当时陶瓷高度发展的产物。河南地处中原,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中国目前最早的青瓷和白瓷都出土于河南境内。相州窑位于安阳市恒河南岸,发现于1974年,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北方最大的青瓷窑址,也是中国白瓷烧制的创始,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外观上看,相州窑陶瓷样品的釉色呈现白中泛青和泛黄。目前,对于相州窑陶瓷的起源和发展,仍缺少系统的研究,因此,用现代实验技术研究相州窑青瓷和白瓷,对于研究相州窑陶瓷原料来源和烧制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安阳相州窑为研究对象,利用孔隙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分光光度计等多种现代实验技术,测量它们的物理性能、显微结构、反射光谱主波长范围和物相组成等,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相州窑显气孔率在1.742%-19.551%之间;吸水率范围在0.752%-10.457%之间;体积密度范围在1.82g/cm3-2.32g/cm3之间;表面密度在2.05g/cm3-2.59g/cm3之间。相州窑分布比较分散,黄冶窑比较集中。说明相州窑的烧制工艺处于发展阶段,黄冶窑的制瓷工艺更加成熟。2.相州窑各样品主波长大小不一,能达到白瓷的程度,但白中泛青和白中泛黄样品居多。同一样品中,内、外表面的反射光谱基本相同,说明相州窑时期内外施釉的方法已经成熟。且外釉反射率大部分都高于内釉反射率,这是由于烧制过程中外表面温度升降速度要高于内表面。白中泛青釉的主波长范围在660nm~699nm之间,且主波长越小,青色越深。白中泛黄釉的主波长在720nm~767nm之间。3.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相州窑瓷胎和瓷釉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相州窑瓷胎中含有大量均匀分布的孔隙,胎质较为均匀致密。相州窑釉层厚度在100~150微米之间,釉层中的气泡直径在10微米~100微米之间。同时,相州窑瓷釉中含有大量钙长石析晶和少量未熔石英。且相州窑的胎釉结合处出现大量的析晶-分相结构,含有大量的针状或柱状的钙长石晶体,分相形貌呈云状或蠕虫状。4.相州窑瓷胎中主要含有莫来石和石英晶体,石英晶体以α-石英和方石英结构为主,且个别样品中含有少量赤铁矿。相州窑所选瓷胎样品中各晶体种类、含量大致相同,说明当时相州窑的制造工艺已经成熟。5.通过相州窑XRF数据可知,相州窑原料来源与黄冶窑明显不同,相州窑胎料产地较为集中,釉料分布相对分散。